名稱: 別名黑脂麻、黑油麻、烏芝麻、烏麻子、烏麻、脂麻、胡麻、胡麻仁、油麻、油麻子、巨勝、巨勝子等。英文名Semen Sesami Nigrum。

來源: 為胡麻科(脂麻科)脂麻屬植物芝麻的黑色種子。“芝麻開花節節高”是人們常用於比喻興旺發達的諺語。芝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有 2000多年栽培歷史;主要分佈於亞洲和非洲等溫熱帶地區。目前該屬植物已發現了 37種;我國是保存芝麻種質資源最多的國家。中國芝麻種植地域廣泛,主產於江淮和華南地區,總產量居世界首位。

入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乾,收集種子,去除雜質,進一步乾燥後入藥。芝麻依其種皮顏色可分黑芝麻、白芝麻、褐芝麻等不同種類,藥用以黑芝麻為佳。芝麻的果殼(芝麻殼)亦可供藥用。黑芝麻、火麻仁和亞麻子三種藥材的名稱,經歷時代變化而出現了交叉混用的情況;如亞麻子為亞麻科植物亞麻的種子,也可被稱為胡麻或胡麻仁;入藥應用時需細心甄別,以免混淆。

炮製: 主要有生用和炒用等方法。黑芝麻的傳統炮製方法如唐代的九蒸九曝法,宋代的微炒法和炒焦法,清代的酒蒸曬法等。麻油為芝麻經壓榨法而得到的脂肪油,可內服也可外用;常被用作外用藥膏基質。

成份 黑芝麻含脂肪油可達50%以上,其中含人體必需脂肪酸油酸約48%,亞油酸約37%,另含棕櫚酸、硬脂酸、花生油酸等;蛋白質含量約為20%-25%,其中已發現18 種氨基酸和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葡萄糖、乳糖、果糖、蔗糖、棉籽糖、芝麻糖等;另含脂溶性芝麻木脂素(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等)、胡麻甙、細胞色素、植物甾醇、卵磷脂、維生素A、B、C、D、E等,以及鈣、鎂、鐵、鋅、錳、硒等元素。

功效: 滋肝補腎,養血益精,潤腸通便,烏髮明目,抗衰延年等;麻油解毒通便,潤燥生肌等。

應用: 臨床上可用黑芝麻治療臟腑虛弱,精血不足而出現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鬚髮不榮,早白脫髮,腸燥便秘等病症。現代研究證實黑芝麻具有廣泛的藥效作用,能調節和穩定血壓、血脂、血糖,清除膽固醇,保護心臟、血管、肝臟、神經等,抗焦慮,抗腫瘤,抗氧化,抗衰老,抗炎,護膚,護髮等。麻油可治腸燥便秘,食積腹痛,腸蟲症,皮膚瘡瘍,疥癬,皸裂等。因其有緩瀉作用,脾虛便溏者不宜過量服用。

複方: 臨床上黑芝麻可配伍桑椹、地黃、女貞子、墨旱蓮等中藥補陰養血。在醫著《醫門法律》中有一清燥救肺湯,是主治溫燥傷肺重證的常用複方;方中用胡麻仁(黑芝麻)配合桑葉、阿膠、麥冬、杏仁等中藥養陰潤肺。臨床報導用眼過度,酸脹疲勞,眼睛乾澀,視物模糊等,可用黑芝麻配伍桑葉、枸杞子、菊花等中藥治療;頭髮枯脫,早年白髮可取黑芝麻配伍何首烏共研細末,每日早晚沖服;體虛便秘或產後便秘可取黑芝麻配伍核桃仁、桑椹,再加蜂蜜調服;另以黑芝麻配伍白術和威靈仙等中藥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也有良效。

食療: 黑芝麻是2012年國家主管部門公示的86種藥食兩用中藥材之一。古代養生學家陶弘景稱讚黑芝麻道“八穀之中,唯此為良”,指出黑芝麻的保健價值很高。從分析營養成份的角度,也可展現出黑芝麻具有滋補人體的獨特優勢。黑芝麻中人體必需脂肪酸的含量比例很高,被譽為“油科皇后”,而芝麻油也有“油中之王”的美譽。芝麻蛋白屬於優質蛋白,其氨基酸組成與瘦肉相近,是一種理想的植物蛋白來源。黑芝麻也是人體補硒、補鐵、補鈣等的上佳補品。日常生活中芝麻類食品如芝麻油、芝麻糊、芝麻醬、芝麻糖、芝麻糕點豐富多彩,經常食用,有益健康,延年益壽。

參考: 《中藥大辭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