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 蔡國響 蔡三軍(教授)

大腸癌最常見的症狀是便血,便血最容易與痔瘡相混淆而誤診誤治。因此,病人一旦出現便血,應到醫院肛腸外科進行詳細檢查,千萬別把早期直腸癌當作痔瘡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人口老齡化和飲食結構改變,促使大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

1973~1975年,由全國腫瘤防治辦公室承擔並完成的全國人口死亡原因普查發現,大腸癌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排第6位。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描述大腸癌死亡率。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加上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變化,從“粗茶淡飯”到“大魚大肉”,大腸癌發病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資料顯示,相較於2005年,大腸癌新發病例數在十年間翻了一番,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位列第五位。大腸癌在大城市中的發病率以年均4%~5%的速度遞增,發病率躍居第二位,僅次於肺癌。研究證實,飲食結構中的高蛋白質、高脂肪與大腸癌發病呈正相關。

診斷方法變化,結腸鏡活檢成為診斷“金標準”

20世紀50年代,大腸癌的診斷方法除大便隱血試驗和直腸指檢外,主要採用硬式直腸鏡、乙狀結腸鏡和鋇劑灌腸等方法。直腸指檢是醫生用手指經肛門來探察腸道的一種檢查方法,僅能觸及距離肛門較近的直腸病變,直腸鏡和乙狀結腸鏡也無法觸及更高位置的結腸腫瘤。20世紀70年代初,纖維結腸鏡開始在臨床應用,並逐漸推廣。通過纖維結腸鏡檢查,醫生能順次、清晰地觀察肛管、直腸和結腸的黏膜狀態,可以進行病理學檢查。20世紀80年代以來,CT、MRI、腔內超聲和全身PET/CT等影像學手段出現,提供了更加精準的影像學評估。

特別提醒:大腸癌篩查逐步受到重視 大腸癌篩查是發現癌前病變,降低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途徑。1977年,我國專家在浙江省海寧進行首次大腸癌人群防治研究;1989—1997年,我國首個大腸癌篩查干預佇列研究在浙江省嘉善開展;2007年,上海市率先開展大腸癌社區篩查,100萬人參與了大腸癌社區篩查專案。北京、天津、廣州也相繼啟動了大規模社區人群大腸癌篩查工作。

手術技術進步,使“保肛”成為可能

外科手術是治療大腸癌最有效的方法。傳統的手術方式為開腹手術,腹壁切口較長,腹壁創傷較大。 20世紀80年代起,國際上微創外科崛起。1993年,我國開展了首例腹腔鏡大腸癌手術。經過20多年的推廣應用,腹腔鏡手術已經成為治療大腸癌的常見手術方式。2009年,我國大陸開展了首例機器人大腸癌手術。近年來,我國還開創了經自然腔道的大腸癌手術,進一步減少了手術創傷。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技術的進步,更多低位直腸癌“保肛”成為可能。 20世紀90年代以前,由於診療技術限制,許多時候低位元直腸癌患者需要切除肛門,失去肛門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不便。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術前放化療效果的提高、手術技術和手術器械的發展,直腸癌的“保肛率”顯著提高。

多學科協作,進一步改善預後

除手術外,化療、放療等也是治療大腸癌的方法。自20世紀50年代發明氟尿嘧啶以來,氟尿嘧啶一直是大腸癌化療的基礎性藥物。除氟尿嘧啶的靜脈製劑外,氟尿嘧啶口服劑型也相繼出現。此外,奧沙利鉑、伊立替康、雷替曲賽等的出現,提供了更多細胞毒性藥物選擇。

2006年,針對表皮生長因數受體(EGFR)的靶向藥物西妥昔單抗在中國上市;2010年,抗VEGF單克隆抗體貝伐珠單抗在中國上市。靶向治療藥物的出現,進一步提高了轉移性大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

近年來,免疫治療藥物也開始應用於大腸癌患者。 放射治療主要用於直腸癌的新輔助治療、輔助治療以及轉移性大腸癌的局部治療。從傳統放療發展到今天的三維適形放療、束流調強放療、立體定向放療、放療栓塞等多種技術,放療在大腸癌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5年,質子放療技術被用於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進入21世紀,大腸癌的治療模式發生了顯著變化。在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下,大腸癌患者獲得最合適的個體化診療方案。經過十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國內眾多醫院建立了大腸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團隊,提高了我國大腸癌的整體療效。在國內一些大腸癌綜合治療中心,大腸癌5年生存率已經達到70%以上,與歐美國家相近。 降低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一定要重視癌症篩查,及早將大腸癌篩查納入常規檢查項目,將癌變扼殺在萌芽狀態。

專家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前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協會結直腸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大腸癌診治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