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醫藥大學教授  朱長剛

膏方是30味左右中藥組成的“大複方”,製作方法較複雜,有特定的程式與嚴格的操作過程。膏方講究“同氣相求”,具有補益氣血、調理五臟的作用。膏方亦講究“緩補建功”,吃得久、補得慢,可避免“峻補”的副作用。一料膏方一般服用35天左右,由於療程較長,少數人由於出差、感冒等原因未能及時吃完。冬季剩餘的膏方,春天能否繼續吃呢?

膏方存放、取用有講究

傳統膏方多存放於瓷罐或玻璃容器中,應按醫囑盡快服完。膏方要盡量放在冰箱冷藏,或存於陰涼處,每次取用要注意取膏工具的衛生,避免湯匙沾有生水,引起膏方黴變。現在為了方便保存,很多膏方被做成袋裝或真空包裝。膏方比湯劑的保存時間要長得多,妥善保存、未打開過的膏方一般可保存2年左右。

冬季剩餘膏方,春季如何處理

春季是否能繼續服用冬季未吃完的膏方,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是膏方有無變質,二是患者身體情況是否有明顯變化。

若膏方因保管不善而變質,當然不能繼續服用。鑒定膏方有無變質的方法為:一看、二聞、三嘗。一看,即仔細觀察膏方有無顏色改變與黴點;二聞,即聞一聞膏方有沒有異味;三嘗,可挖取少量膏方嘗一嘗,若口感無異常,則基本無大礙。

一人一方、一方一膏

膏方根據患者個人情況辨證而開,具有“一人一方、一方一膏”的針對性,是個體化的中醫保健手段。如果經過一個冬天的調理,患者體質已發生較大改變,身體狀況改善明顯,或出現一些新的疾病影響健康,即使膏方沒有變質,繼續食用也已不合適。若膏方組成作用溫和,一般都可以繼續服用。當然,服用前諮詢專業醫生會更加穩妥。

專家介紹

安徽中醫藥大學教授,國家人口與健康科學資料共用平臺地方服務中心副主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副會長,安徽省膏方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安徽省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擅長亞健康中醫藥干預、腫瘤中醫藥防治、慢病調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