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神經內科教授 張微微

“小中風”是我國醫患交流中常用的一個病名,其正規學名是由一位美國神經病學家命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英文縮寫是TIA)。它的定義是:一條或幾條腦血管缺血導致該供血區出現短暫的功能障礙,病人出現的神經系統異常表現,如突然一側肢體無力或輕度癱瘓、感覺障礙,失語,視物不清或偏盲,只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最長不超過24小時。

過去認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持續時間短暫,幾乎不造成永久性腦損傷。然而,近年來神經科醫生從大量臨床觀察和應用高科技方法可檢查,對該病有了新的認識:①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症狀多在5分鐘之內達到高峰(通常不到1分鐘),持續時間為2~15分鐘;②如果症狀持續超過1小時,98%病人的症狀不會在24小時內完全消失;③在持續1~24小時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人中,有5/6的人會留下永久性損害。

這些新認識與其原始定義相去甚遠,其危害絕非“不造成永久性腦損傷”,因此提請步入老年隊伍的人群要高度重視:認識它的早期表現,爭取獲得超早期診斷和治療,不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或危及生命。

初發會再發,1/3致卒中  

單純小中風並不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但它卻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標誌。其嚴重的後果是初次發作往往會再發,約有1/3小中風患者會發展為腦卒中。有過小中風發作者,比沒有小中風病史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大10倍。當小中風發展成缺血性腦卒中後,雖死亡率不到30%,但致殘率可達90%。事實上,致死者中大多數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嚴重心肌梗死之故。所以,我們主張對小中風患者除了做腦部檢查外,還應例行全身動脈硬化斑塊和冠心病檢查,以減少其死亡率。

為了降低致殘率和致死率,就要積極有效地治療小中風,現階段提出:①持續30分鐘的小中風,應視為缺血性腦卒中,需要臨床密切觀察;②超過1小時的小中風,應按照腦梗死進行超早期診斷和溶栓治療(最佳治療時間是發作後的6小時內施治)。所以過去用“24小時之內出現神經系統症狀”作為小中風的界定已被否定,代之以“小中風就是缺血性腦卒中”的認識。

缺血性腦卒中占腦卒中總數的70%~80%,而40%缺血性腦卒中又是由小中風發展而來的。所以,防治小中風就能有效地控制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對降低發病率、提高中老年人健康水準和生命品質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借助高科技,治療有依據

過去,為小中風患者拍X線片不會發現異常影像,所以認為小中風不會損害腦細胞。隨著神經影像學的飛速發展,醫生們發現,小中風的異常信號最早出現在灌注成像(PWI)中,顯示了腦局部有缺血病灶,這也意味著有新鮮病變發生。從小中風發展到腦梗死是一個病情由輕轉重的過程,若單以臨床的表現來判斷其病情處在哪個階段,有時會延誤治療良機。現代影像學技術為我們開闢了新局面:用CT判斷有無出血性腦卒中,用彌散成像(DWI)判斷有無腦細胞水腫和新鮮病變,再用PWI-DWI瞭解是否有缺血區(半暗帶區),以判斷溶栓治療的時期和效果。可見,借助這些現代醫學影像技術,我們可以對不同階段的病情進行科學、合理、針對性治療,既不延誤治療良機,也不至無謂浪費醫療資源。

發作6小時內,治療最佳時

鑒於對小中風有了新的認識,我們把小中風看作是對腦卒中的超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指征。應用抗凝劑和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是缺血性腦卒中的一級預防,謹防今日的小中風發展為明日的腦卒中。

對小中風的治療包括在急性期(發作後6小時內)和急性期後治療。急性期治療應與完全性腦卒中相同。急性期後治療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藥。這是被國際公認的防治小中風的有效方法和最佳選擇。

(2)使用抗凝劑。主要用於伴有心臟病,尤其是心房纖顫的患者,要嚴格按醫囑用藥,並定期複查出凝血時間。

(3)降纖酶治療。主要針對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高於(400毫克/分升)的患者,而且必須住院治療。

(4)使用降血脂藥物。有小中風病史的病人,都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所以應用他汀類降脂藥。平時二級預防性治療用藥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等治療。不僅可以降血脂,而且有穩定動脈粥樣斑塊的作用,可以避免斑塊破裂隨血流堵塞重要血管而引起嚴重後果(心肌梗死和腦梗死)。

(5)降血壓。如果平均動脈壓(即1/3收縮壓+2/3舒張壓的和)不超過130毫米汞柱,可以不積極降血壓,以保證缺血的腦組織有一定量的血液灌注。國際上主張聯合用藥:阿司匹林、他汀類降脂藥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降壓藥治療老年人動脈硬化和腦卒中,較之單一用藥效果好

與小中風發作有關的危險因素包括:①年齡大於60歲者。②吸煙者。③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者。④睡眠異常呼吸者。有人發現腦卒中和小中風患者中有63%的人患有睡眠異常呼吸,53%的男性腦血管意外者都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而且他們一旦發生小中風,致殘率高,生存期短,所以積極治療睡眠異常呼吸也是預防小中風的一項有利措施。⑤通過B超等檢查發現患有頸動脈硬化斑塊和冠心病,或者有其他血管病變者也存在小中風的風險。

專家介紹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神經內科教授,專長為臨床神經病學及病理學、腦梗死的溶栓治療、CO中毒晚發腦病及癡呆、癲癇、神經系統疑難雜症等的治療以及小兒神經系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