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外科教授  

生活實例

許女士被查出左肺有一個1.5釐米的結節,醫生說是“高危結節”,建議做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她聽說胸腔鏡手術有“單孔”“二孔”“三孔”之分,切除的範圍也大小不一,想知道哪種手術方式創傷最小、療效最好。

處理“高危”結節,手術是首選

目前,手術是處理“高危”肺結節的首選方法。肺結節是否需要手術切除,需要由專業的胸外科醫生進行判斷。總體而言,持續存在、密度較高、有一定實性成份、隨訪過程中逐漸進展的磨玻璃結節,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絕大多數肺結節手術可以採用微創(胸腔鏡)的方法,創傷較小,大部份患者可以在術後2~3天出院。如果患者術前身體情況良好,術後一般不會出現呼吸困難等嚴重情況,最常見的不適症狀是傷口不適感、乾咳等,一般半年內可逐漸緩解。    

手術方式,因結節而異    

肺結節的手術方式主要分為肺葉切除、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如果將肺看作一個蘋果,肺結節所在的部位是爛了的一小塊,楔形切除就是把爛了的那一塊蘋果剜除。當然這個過程遠比剜爛蘋果複雜,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有專門的手術工具可以幫助外科醫生快速完成肺組織局部切除和縫合的操作。   

要理解肺葉切除和肺段切除,不妨將肺看成一棵大樹。這棵大樹的右側有3個主要分叉、左側有2個主要分叉,相當於人的5個肺葉(左2右3),而每個主要分叉又可分為若干個小分叉,即肺段。肺葉切除是把主要分叉切除,肺段切除是把1個或幾個小分叉切除。為了切除分叉,醫生需要將通向該分叉的氣管、動脈、靜脈切斷,切除範圍是根據解剖結構確定的。因此,肺段切除和肺葉切除屬於解剖性切除,而楔形切除屬於非解剖性切除。   

切除範圍,綜合考慮

需要由醫生根據肺結節的大小、位置、數目、患者的身體狀況等因素綜合考慮決定。

如果肺結節密度特別高,實性成份多,往往需要進行肺葉切除來保證治療效果;

如果結節的位置不好,長在肺中央或幾個肺段之間,往往也需要進行肺葉切除;

如果患者有多個肺結節,尤其是兩側肺都有,則需要考慮其他結節日後可能也需要做手術的情況,此次宜盡可能選擇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以保證患者日後還有足夠的肺功能接受可能需要進行的二次手術;

如果患者心肺功能較差,或者有比較嚴重的基礎疾病,為了減輕創傷,也需要盡量減少切除範圍,保留更多的肺功能,確保患者術後的生活品質不受嚴重影響。

胸腔鏡“孔數”多少,不影響療效    

胸腔鏡手術的方式有多種,如三孔法、兩孔法、單孔法、機器人手術等。不同微創手術的療效並沒有顯著差異,手術方式的選擇一般由主刀醫生的習慣決定。

單孔胸腔鏡的優勢在於只有一個切口,對肋間神經的刺激少,患者術後的疼痛及不適感更輕。

專家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外科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委員兼胸腔鏡學組副組長,英國皇家外科學院fellow,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常委、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