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慢性腎臟病包括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糖尿病腎病是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腎臟病,以持續蛋白尿和(或)腎小球濾過率進行性下降為主要特徵,可進展為終末期腎病。當前,我國糖尿病腎病發病率快速上升,20%~40%的糖尿病患者併發糖尿病腎病,已成為慢性腎臟病和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

八因素催生糖尿病腎病

● 年齡增長  糖尿病腎病的發生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隨著年齡的增長,腎臟等器官的功能逐步退化,腎小球濾過率每年下降約1毫升/分。

● 病程長  糖尿病的患病時間(病程)與糖尿病腎病的發生顯著相關。研究顯示,當糖尿病病程超過5年時,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每年增長10%~20%,大多數患者于患糖尿病後10~15年進入糖尿病腎病階段。一項大型慢性腎衰佇列研究發現,當糖尿病患者24小時尿蛋白≥0.5克時,平均6.3年後,其腎功能將中度受損,腎小球濾過率降到41毫升/分。

● 高血糖  高血糖是糖尿病腎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長期糖代謝紊亂會促進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英國一項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證實,經強化治療控制血糖可明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肌酐升高的風險,進而延緩腎病的發生和發展進展。

● 家族史  糖尿病腎病的發展具有遺傳易感性,與沒有家族史者相比,有家族史的患者發生終末期腎病的風險高5倍。

● 高血壓  收縮壓是糖尿病腎病進展的獨立預測因數。高血壓可造成動脈內膜增厚、斑塊形成,導致腎臟血管損傷。《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壓對腎功能有明顯影響,收縮壓>140毫米汞柱的患者的腎功能每年下降13.5%,而收縮壓低於140毫米汞柱的患者的腎功能每年僅下降1%。

● 肥胖  有研究發現,與體質指數(BMI)<23千克/米2的糖尿病患者相比,體質指數為 23~24.9、25~29.9、≥30千克/米2的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的風險分別增加2.12倍、1.49倍、2.70倍。肥胖可明顯增加糖尿病腎病的發生風險。

● 血脂異常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是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研究顯示,使用他汀類藥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延緩腎小球濾過率的下降。

● 高尿酸  高尿酸血症是促進糖尿病腎病進展的危險因素,與發生腎小球濾過率快速下降和腎功能衰竭的風險相關。一方面,高尿酸可造成尿酸鹽結晶沉積,誘發局部炎症,導致腎組織損傷;另一方面,血尿酸也可通過其他途徑導致腎臟損傷。

兩大指標發現糖尿病腎病

診斷糖尿病腎病,通常需要綜合尿常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腎小球濾過率等結果,並排除其他慢性腎臟病。

●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若隨機尿UACR≥30毫克/克,為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患者應在3~6個月內複查;如果3次中有2次尿蛋白排泄增加,即可診斷白蛋白尿。若UACR介於30~300毫克/克,為微量白蛋白尿;若UACR>300毫克/克,為大量白蛋白尿。UACR測定存在較多影響因素,如感染、發熱、顯著高血糖、顯著高血壓、24小時內有劇烈運動、心力衰竭、月經來潮等,醫生分析結果時應考慮這些因素。

● 腎小球濾過率  當患者腎小球濾過率<60毫升/分時,可診斷腎小球濾過率下降。

糖尿病患者存在尿白蛋白排泄增加和(或)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排除活動性尿沉渣異常(血尿、 蛋白尿伴血尿、管型尿)、短期內腎小球濾過率迅速下降、短期內UACR迅速增高、腎病綜合征後,可以診斷為糖尿病腎病。當難以鑒別時,應做腎臟穿刺,進行病理學檢查。

治療糖尿病腎病須多管齊下

治療糖尿病腎病,首先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戒煙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同時,應通過藥物治療控制血糖、血壓、尿酸等相關指標,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改善腎功能。

● 控制血糖  有效的降糖治療可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醫生應根據患者腎功能情況合理選擇藥物。有研究顯示: SGLT2(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除降糖外,還有腎臟保護作用; 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亦可能延緩糖尿病腎病進展。口服降糖藥物的劑量需要根據腎臟損害程度進行相應調整,腎功能不全者(男性血肌酐>132.6微摩/升,女性血肌酐>123.8微摩/升,腎小球濾過率<45毫升/分)不宜服用二甲雙胍,應優選經腎臟排泄較少的降糖藥。嚴重腎功能不全者宜採用胰島素治療。

● 控制血壓  合理的降壓治療可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伴有白蛋白尿的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但舒張壓不宜低於70毫米汞柱,老年患者舒張壓不宜低於60毫米汞柱。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或腎小球濾過率<60毫升/分的患者,宜首選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

● 控制尿酸  患者應根據病情進行適合的降尿酸治療,血尿酸控制的目標值為<357微摩/升。

● 補充維生素  我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維生素D水準較低,還容易缺乏B族維生素、維生素C,以及鉻、鋅、硒、鎂、鐵、錳等多種營養素,可按營養評估結果適量補充。

● 中藥治療  黃葵膠囊、保腎康片、腎衰寧等中成藥可改善患者腎功能,減少尿蛋白。

● 透析治療和腎移植  腎小球濾過率<30毫升/分的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積極進行腎臟替代治療(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有條件的患者可進行腎移植。

飲食應注意四點

糖尿病腎病患者在糖尿病飲食要求的基礎上,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 適當的蛋白質攝入  糖尿病腎病患者每日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約為0.8克/千克體重。過高的蛋白質攝入量(>1.3克/千克體重)與尿蛋白增加、腎功能下降、發生心血管病風險及死亡風險增加有關;而蛋白質攝入量過低(<0.8克/千克體重),並不能延緩病情進展。蛋白質來源應以優質動物蛋白質為主,必要時可補充複方α-酮酸製劑。

● 限制鈉的攝入  鈉攝入過多容易引起水鈉瀦留,導致水腫和高血壓。糖尿病腎病患者應將食鹽攝入量控制在每天6克以內,同時應限制攝入含鈉量高的調味品或食物,如味精、醬油、調味醬以及醃制食品。

● 低脂飲食  糖尿病腎病患者往往伴有血脂異常,需要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飽和脂肪酸攝入量不應超過飲食總能量的7%。同時,應儘量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 低嘌呤飲食  伴高尿酸血症的糖尿病腎病患者,應限制攝入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豆類及豆製品、海鮮、肉類、濃湯等。

專家介紹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東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上海市醫學會糖尿病專科分會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委員。擅長糖尿病及其慢性併發症、肥胖、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內分泌疾病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