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科主任醫師    

走罐是拔罐手法之一

操作時,在皮膚上塗抹凡士林、板油等潤滑介質,以閃火法或滴酒法將罐吸於皮膚,然後左手扶住並拉緊皮膚,右手握罐,沿皮膚表面向上下或左右方向往返推拉罐體,至局部潮紅、深紅或起丹痧點為止。走罐療法最早見於20世紀50年代,以“走馬火罐”一詞在《漫談拔罐子》中出現。 刮痧、拔罐與推拿的“集合體”。  

走罐療法與傳統刮痧療法淵源頗深

明代張景嶽將香油與熱水的混合物作為介質,用瓷碗邊在患者背部進行刮痧治療,與如今的走罐療法極為相似。刮痧與走罐療法在操作時都需要使用潤滑介質,並借助器具在皮膚上反覆移動,產生瘀斑或痧點。不同之處在於,走罐療法多了負壓的作用,可以將皮膚及肌肉吸至凸於罐內,並通過推拉、移動罐體,起到緩解肌肉粘連的作用,兼具推拿的效果。由於需要在皮膚上反覆移動,走罐更適合於胸背、腰腹、四肢等面積寬大、肌肉豐厚的部位,且更側重於疏通經絡。    

不同刺激適用不同病症    

走罐法的刺激力度較大,疼痛感較強。隨著走罐時負壓增大,罐內皮膚隆起程度也相應增加,隆起5毫米、6~10毫米、10毫米以上,則分別稱為輕、中、重拔(或吸)。重吸的刺激力度最大,應以人體能夠承受為準。走罐速度的不同也會影響功效: 每秒鐘約40釐米、 20釐米、10釐米的推拉速度,分別為快、中、慢速。一般來說,重吸、快走、較長時間、膚色出現深紅或微紫程度為強刺激,適用於實證病例,或腰背、四肢部位的走罐;輕吸、緩走、較短時間、膚色出現淡紅或紅色為輕刺激,適用於虛證病例,或胸、腹部位的走罐。    

急性病症者

第一次走罐後,視病情和局部罐痕吸收情況決定走罐的時間和頻率,必要時可隔12~24小時,或異位另選穴位再行走罐。慢性病症、康復病例,一般間隔3天左右施走罐術一次,每次3~5分鐘,3~5天為一療程,休息兩週後可繼續施行走罐術。    

不同罐印提示不同問題    

罐印紫黑而暗,提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罐印發紫並伴有斑塊,提示寒凝血瘀;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不一,提示氣滯血瘀;罐印鮮紅而豔,提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罐印紅而暗,提示兼有內熱;罐印灰白,觸而不溫,提示虛寒或濕邪;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提示風邪或濕證。    

疏經通絡,祛瘀止痛    

走罐療法可以起到祛邪解表、疏經通絡、鬆解粘連、祛瘀止痛、調和臟腑等作用,常結合刺絡放血、中藥沖劑、頭皮針、溫針灸、穴位敷貼、穴位注射等進行綜合治療。如走罐療法結合中藥沖劑可加速皮膚病的皮損消退;結合頭皮針可以縮短失眠患者的入睡時間,改善睡眠品質和效率;結合溫針灸可以促進鼻部血液循環,緩解過敏性鼻炎;結合穴位敷貼可以明顯減輕虛寒型胃脘痛的疼痛感;等等。

現代研究發現,走罐可啟動機體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系統,調節人體免疫功能;罐內負壓產生的刺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通過走罐反覆牽拉肌肉組織,可緩解因疼痛發生的肌緊張,降低痛感;走罐亦可提高藥物的透皮吸收能力。

專家介紹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科主任醫師。擅長骨質疏鬆症,老年病,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乾燥綜合徵,骨關節炎及內科雜症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