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教授 羅心平

說到早搏,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正常人像鐘擺一樣規律的心臟跳動出現了異常,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早搏既可以是各種心臟病的表現,也可以發生在沒有心臟病的生理狀況中,如劇烈運動、大量飲濃茶或咖啡、腹瀉和嘔吐後的電解質異常等。早搏沒有症狀一般不需治療,但如果早搏引起了明顯不適,如心慌、心跳突然停頓、或胸口悶的感覺,通常需要採用藥物治療。

治早搏藥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藥物治療早搏除了針對各種心臟病病因的對因治療外,重要的一點就是解除心律失常的症狀,即抗心律失常治療。目前,治療早搏的藥物有很多,如各種早搏均可應用的心律平、可達龍(胺碘酮)、施太可(索它洛爾)、莫雷西嗪等,主要應用於室性早搏的慢心律、利多卡因,以及主要應用於房性早搏的異搏定。然而,即使在醫生指導下正確選用了治療早搏的藥物,在治療過程中仍需警惕治早搏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治早搏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指該類藥物既可以有效地治療心律失常,同時又可能使原來的心律失常惡化,或者誘發新的心律失常,也就是患者的早搏不但沒有治好,還增添了新的心律失常問題。

治早搏藥物導致的心律失常可以表現為各種不同的類型,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緩慢型心律失常,主要表現為心跳緩慢,多在每分鐘30~60次,甚至完全停跳,病人可出現頭昏,時而眼睛看不到東西,或者昏倒抽筋。另一類是快速型心律失常,主要表現為早搏更加頻繁地出現,病人心慌、胸悶明顯加重,感到心動過速,每分鐘達到150次以上,甚至在每分鐘200次以上,病人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測不到,或暈倒抽筋。

由於早搏本身也可以引起上述症狀,所以臨床上很難僅僅根據症狀就診斷是治早搏藥物導致的心律失常。但不論怎樣,如果患者在服用治早搏藥物過程中,原來的症狀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惡化或出現新的症狀,要警惕治早搏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這時需要立即去醫院,醫生可通過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電圖運動試驗、或心臟電生理檢查等手段予以診斷。

那麼,哪些因素可以增加治早搏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發生呢?主要有:

①自行加大治早搏藥物的劑量。

②不遵醫囑,同時服用幾種藥理作用相同的治早搏藥物,如心律平加可達龍,異搏定加倍他洛克等。

③自身情況不佳,如嚴重的肝腎功能異常、慢性肝炎或尿毒癥,影響藥物的正常代謝及排泄,導致藥物蓄積中毒;長期進食少,或嘔吐、腹瀉,導致體內電解質代謝紊亂。

④基礎疾病控制不佳或心肌代謝嚴重受損,如急性心肌炎、嚴重心肌病、左心室擴大,嚴重的心肌缺血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正規用藥,避免藥物副作用

雖然治早搏藥物可以導致心律失常發生,但是患者絕不能因噎廢食,該用藥時也不敢用。其實,只要患者在藥物治療期間,注意觀察,並遵循以下原則,就可以減少治早搏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發生。

* 用不用藥由醫生決定。發現早搏後應到醫院去,請醫生判斷是否需要服用藥物,千萬不要擅自服藥。醫學研究證明,有些早搏根本不需要治療,它對健康沒有不良影響。

* 遵照醫囑服藥,不輕易換藥。如果確定了服用的藥物,一定要按醫囑服用,千萬不能道聼塗説,自行改用其他藥物。因為不同的人對治早搏藥物有不同的敏感性,對別人有效的藥不一定對自己也有效。

* 不要隨意加減藥物劑量。即使症狀緩解,也不可馬上停藥或減量。因為治早搏的藥物多是“治標”,短期停藥或減量常會導致病情反復。另外,盲目增加藥物劑量可導致心律失常發生,以致越治療早搏越多。

* 自身情況不佳的患者在服藥期間,更要注意症狀有無改善,一旦發現異常,應即去醫院診治。此外,老年人對藥物的耐受性差,容易產生副作用,也應格外當心。

專家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歐洲心臟病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委員。冠心病的臨床治療,尤其是冠脈支架植入治療,心動過速、室早等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有豐富的起搏器安裝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