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聽力障礙診治中心主任  王雲峰

通常,人們聽到的聲音是由空氣振動傳入耳道,經外耳、中耳最終到達內耳的耳蝸。

在耳蝸中,真正負責將聲音從振動轉化為神經衝動的是聽覺 “翻譯員” ── 毛細胞。之後,神經衝動經由中樞聽覺通路傳遞到大腦聽覺皮層,使人們產生聽覺。

長時間、大音量使用耳機時,處於“戰鬥一線”的毛細胞會受到損傷。毛細胞死亡後無法再生,久而久之,導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失。

新的研究表明,長期雜訊暴露還可能導致聽覺中樞損傷,從而影響聲源定位、音色辨別等高級聽覺功能。

此外,頭戴式(耳罩式)和入耳式耳機會封堵外耳道,使耳內濕度升高,容易滋生細菌,誘發耳部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