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醫學院  中醫主任醫師、教授   宮愛民

春季萬物俱榮,其氣應肝,肝臟似春日樹木生機盎然,此時肝氣充足、肝火旺盛。中醫認為,肝臟與脾同屬中焦,關係密切,但春日肝火若太過旺盛,氣血大量流注於肝經,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易引起肝氣乘脾,出現脅脹作痛、情志抑鬱、腹脹、大便稀溏等一系列症狀。因此,春季養肝之餘,還要注意顧護脾胃。

肝氣過旺,易克脾土

肝氣乘脾的病機較為複雜,肝氣鬱結,情志不暢,導致精神抑鬱;肝失宣洩,經氣鬱滯,則導致胸腔和脅下部位脹痛;肝氣橫逆犯脾,脾氣虛弱,則無法運化水穀,可導致腹部脹滿、大便稀溏、舌苔白膩。

春季如何護脾

《金匱要略》雲:“見肝之病, 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現代醫學也認為,肝臟功能異常者,消化功能往往也受影響。肝脾之間關係密切,保護脾胃尤為重要。但 “實脾”並非只有簡單的補脾,還包括清熱、祛濕和理氣等法。

1規律作息,適時運動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宜夜臥早起。清晨醒後,可先在床上進行伸懶腰、揉搓雙耳、叩齒等簡單的保健運動。起床後可喝一杯溫水,衣著寬鬆、舒適,散步半小時左右,並適當做些伸展運動。晚間7~8時是心包經執行時間,宜適當鍛煉,可選擇快步走或游泳。春季睡眠時間宜在晚上10時左右,並保證每天7小時的充足睡眠。

2飲食宜甘減酸

中醫理論認為,脾臟喜甜食,大多數孩子之所以都喜歡吃甜食,是因為孩子的脾臟沒有發育完善;而酸入肝經,春季多食酸會使肝火更旺盛,損傷脾胃之氣。因此春季護脾,飲食“宜甘減酸”,脾胃不適的人可以多吃一些甜食以健脾,每天喝100毫升左右的蜂蜜水有益於滋養脾胃。此外,還應注意多食水果、青菜等滋潤的食物,少食辛辣。

3.春季食養,宜分時節進行

初春時節,應攝入足夠營養,保證優質蛋白質(蛋、奶、禽肉、魚蝦、豬牛羊瘦肉等)與維生素的足量攝入;清明時份正是採茶時節,可飲用具有養肝清頭目、化痰除煩渴作用的“明前茶”(以淡為宜,不宜飲用濃茶);到了晚春時節,進補宜“清平”,此時氣溫漸高,不宜進食羊肉、花椒、胡椒、辣椒等大辛大熱之物,更不能擅自使用溫補藥物,以避免進一步加重內熱。平素身體虛弱者此時應清補、平補,可食用蕎麥、薏苡仁、豆漿、綠豆、蘋果、芝麻、核桃等,以達到健脾養胃的效果。還可適當多食一些涼性的新鮮食物,如梨、蓮藕、薺菜、百合等,以起疏肝理氣之功。

4.根據體質選擇食物尤為重要

陰虛內熱者,宜多食小米粥、紅豆粥、蓮心粥和蜂蜜水等,有利於吸收陽氣、促進血液循環;肝火上炎者,宜選用明目利肝、清熱解毒的時令蔬菜,如薺菜、香椿、春筍、馬蘭頭等,以養陽斂陰、養肝護脾,並有助於減輕頭暈、眼乾、眼紅等症狀。

通脾經,健脾胃

脾經位於人體大腿內側,每天敲打脾經、點按脾經穴位可助暢通脾氣。位於小腿的足三裡穴為健脾要穴,可經常點按;每天練習足趾抓地也是刺激脾經的好方法;扭腰運動,按摩腹部、腿部的一些穴位(氣海、關元、神闕、陰陵泉、大包等),可直接刺激脾胃,健脾效果佳;慢跑、做有氧操、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運動也是很好的選擇。

專家介紹

海南醫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重點學科學術方向帶頭人、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常委、診斷分會委員,海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消化病委員會委員、肝膽病委員會委員,海南省中醫經方委員會委員。擅長應用中西醫結合診療內科常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