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別名幹歸、山蘄、白蘄、文無等。英文名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乾燥根。當歸屬植物全球約有90種,我國約有45種,主要分佈于甘肅、雲南、四川、青海、陝西、湖南、湖北、貴州等省。各地均有栽培。產於甘肅岷縣的岷當歸品質較好。

入藥: 當歸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須培育2-3年後採收。秋末採挖,洗淨乾燥入藥。其味微苦而有濃鬱香氣。常將當歸根的頭部、主根部、支根尾部分別切片,習稱歸頭、歸身、歸尾。

炮製: 當歸炮製方法在古代有醋炒、薑汁炒、米拌炒等法,現代炮製方法有酒蒸、炒黃、炒焦等法。也有用硫黃熏法以預防黴敗和蟲蛀。

成分: 當歸的化學成分主要分為揮發油和水溶性成分兩部分。其揮發油中含酸性油和中性油成分如苯酚、愈傷木酚、樟腦酸、茴香酸、肉豆寇酸、癸二酸、月桂烯、藏花醛、優香芹酮、佛手柑內酯、槁本內酯等。其水溶性部分可分離出阿魏酸、丁二酸、菸酸、尿嘧啶、腺嘌呤、膽鹼等。另含β-穀甾醇、多糖、蔗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

功效: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

應用: 中醫常用當歸治療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等病症。傳統經驗認為歸頭長於破血,歸身優於養血,歸尾善於行血,全當歸則能和血(補血活血)。當歸被認為是中醫治療臨床各科多種血證的良藥。研究發現當歸有調節子宮,保護肝臟,擴張血管,抗心肌缺血,抗缺氧,抗血栓,降血脂,抗炎症,抗哮喘,抗輻射,抗腫瘤,鎮靜,止痛等藥理作用。但體內積熱,濕阻中滿,大便溏泄者應慎服,孕婦也應慎服。

複方: 當歸常與黃芪、人參、芍藥、地黃、大棗、桂元等同用,如當歸補血湯、四物湯、八珍湯、歸脾湯等,是補血或氣血雙補的主要方劑。當歸補血又活血,古方補陽還五湯中選用了歸尾配合紅花、桃仁、地龍等藥,是中醫治療中風的代表方劑。眾所周知,婦女產後宜服生化湯;方中以當歸配伍川芎、甘草、炮薑等藥,活血消瘀,溫經止痛,可以幫助產婦早日康復。類似的複方還有溫經湯,也有溫暖子宮,養血調經的良效。當歸被譽為中醫婦產科的聖藥。

食療: 當歸是2014年國家主管部門公示的新增15種中藥材之一,可在限定的使用範圍和劑量內作為藥食兩用中藥。當歸也被國家主管部門列在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藥名單內。中醫文獻中記載了一條非常著名的食療方即當歸生薑羊肉湯,特別在寒冷地區和季節,是進補的佳餚。日常應用當歸的食療方法還有很多,如補氣養血當歸黃芪紅棗飲、補血當歸花生紅棗茶、當歸山藥燉雞湯、當歸黨參牛尾湯、當歸枸杞豬腳湯、當歸冬瓜蛤蠣湯、當歸桂圓燉乳鴿、當歸天麻蒸雞等。

參考:《中國藥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