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消化科教授  任宏宇

巴雷特(Barrett)食管是食管下段的複層鱗狀上皮被單層柱狀上皮所取代的一種病理現象,於1950年由Norman Barrett首先描述,故以其名字命名。Barrett食管是食管癌的前期病變,癌變率為5%~20%,巴雷特食管患者發生食管腺癌的危險性是普通人群的30~125倍。

當被告知患了巴雷特食管以後,大多數患者都會擔心自己有朝一日會患上食管癌。實際上,對巴雷特食管,重視是需要的,過份恐懼則大可不必。儘管目前國內外醫療界對巴雷特食管尚無統一的治療方法,但只要發現早、治療規範,病變是可以逆轉的。以下是一名巴雷特食管患者的治療過程,歷時半年多,最終被治癒。

治癒病例報告

一名54歲的女患者因反酸、燒心來我院就診,胃鏡檢查提示:食管下端齒狀線上方黏膜有一桔紅色島狀糜爛,診斷為巴雷特食管。正規服藥治療3個月後,複查胃鏡,但病變仍在――齒狀線上方見一片桔紅色島狀黏膜,病理檢查提示符合巴雷特食管的診斷。可見,該病並不是那麼容易治好。於是,繼續服藥2月後,行第3次胃鏡檢查,食管下端黏膜齒狀線上方仍可見到桔紅色島狀黏膜。可見,病變非常頑固,藥物療效欠佳。於是,醫生決定對病變部位進行內鏡下放大染色,對染色顯示有可疑上皮化生的部位,進行準確定位和活檢,並行氬氣電灼治療。手術完成後,繼續配合藥物治療。3個月後再次複查胃鏡,提示巴雷特食管痊癒。

分析:病變雖頑固 治癒有希望

要確診巴雷特食管,需對病變部位做活檢,即在病變部位鉗夾一塊黏膜組織。若病理檢查發現有單層柱狀上皮,就能確診。部份有條件的醫院,還可在內鏡下對可疑病變黏膜進行放大染色,不但能清晰地顯示出有可疑上皮化生的部位,還能將病變部位的黏膜放大,以便觀察是否有柱狀上皮的腺管開口。

治療巴雷特食管的方法主要有藥物、內鏡下治療及手術治療3種。大多數患者可通過藥物治癒。部份有腸或胃上皮化生的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需採用內鏡下治療(如電凝、氬離子凝固法、鐳射、光動力療法、內鏡下黏膜切除術等),去除病變黏膜,以達到徹底治癒該病的目的。

提醒:病癒後,應定期複查

由於巴雷特食管存在一定的復發可能性,故即使病變已治癒,患者仍應注意控制飲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喝濃茶和咖啡,少吃甜食,戒除煙酒,並定期去醫院複查胃鏡。起初,可3~6個月複查一次,若無異常,可延長至1~2年複查一次。

專家介紹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教授,美國胃腸病學會(AGA) 會員。擅長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治,以及胃腸鏡下進行診斷、止血、早期腫瘤的微創治療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