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    張惠勇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全球至少有3億哮喘患者,我國哮喘患者約3000萬。

不少支氣管哮喘患者每到冬天臨近都頗為忐忑不安,一想到與寒潮來襲相伴隨的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不免心中發怵。哮喘患者如何才能安然過冬呢?不妨記住這三句話。    

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隨著氣溫降低、冬意漸濃,哮喘病又進入了高發季節。這是因為冬季氣候寒冷、空氣乾燥,哮喘患者氣道黏膜受到冷空氣刺激,即中醫所說的“外邪”侵襲,會使得氣道的反應性增高,易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礎上誘發哮喘。

所以,在冬季,哮喘患者除了規律的治療外,還應做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在冬季,哮喘患者須注意加衣保暖;外出時最好戴上口罩,避免接觸冷空氣;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減少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發生的風險;適量飲用溫開水或姜湯,可增加抗寒能力;做好保暖工作,養成泡腳的好習慣,防止雙腳受涼。    

增強鍛煉,強身健體     

哮喘患者進行適當的鍛煉有助於保持肺組織的彈性,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改善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慢走、呼吸鍛煉、太極拳、八段錦等均是可以選擇的運動形式。為避免受涼,哮喘患者最好進行室內運動。

日常生活中,哮喘患者還要堅持規律用藥,切不可因一時症狀好轉而自行停藥。還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的劇烈變化。工作、學習都要保持合理節奏,不要過度操勞,注意勞逸結合。    

適度調補,養身保健    

中醫學將哮喘稱為“哮病”,認為其主要由體內、體外兩大因素導致。

體內因素是由於先天不足,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導致痰飲留伏於肺竅(即“伏痰”),成為哮喘之“夙根”。

體外因素是由於感受外邪,接觸異物、異味及嗜食鹹、酸。

“伏痰”在遇到氣候變化等 “外邪”的刺激下,會導致哮病發作,出現咳嗽、氣喘、喉中哮鳴有聲、呼吸困難等表現。中醫治療哮喘強調整體辨證,分期治療,發作時以治“標”為主,緩解期以治“本”為主,從而達到控制症狀、預防哮喘發作的目的。    

中醫防治哮喘特色方法眾多,包括“冬病夏治”、針灸、推拿、食療、冬令膏方等多種方法相結合,根據患者症狀和疾病發展 “量體裁衣”,調節機體平衡,通常能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現代研究顯示,中醫藥療法具有明確的免疫調控效應,能提高患者細胞免疫及氣道防禦功能,減少因上呼吸道感染導致的哮喘反覆發作。中醫藥的多靶點治療效應還在控制症狀、減少激素用量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且不易出現耐藥。

冬季陽氣潛藏、陰氣盛極,是膏方進補的適宜時機。哮喘患者服用膏方應根據不同狀況,或以扶正為主,改善虛弱體質;或攻補兼施。常配合食療、輔助藥物以提高療效。    

進補雖佳,但要避免“純補、過補”,只有“通補結合”,才能達到養生目的。反之,滋膩太過,易釀成痰濕、邪毒內生,反而引發疾病或使舊疾復發。 希望患者朋友們都能渡過一個美好安穩的冬季。

專家介紹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呼吸內科主任、肺病研究室主任,上海中醫藥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及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擅長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尤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間質性肺病、肺部惡性腫瘤、肺部感染等疾病的中醫藥預防、治療方面有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