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肝病研究所所長  牛俊奇

丁肝病毒(HDV)是一種有缺陷的單股負鏈RNA病毒,必須依賴乙肝病毒(HBV)為其提供外殼,才能進行複製。丁肝病毒就像“寄生蟲”, 必須在乙肝病毒的體內才能存活。

丁肝病毒為直徑35~37納米的球形顆粒,核心顆粒由單股負鏈共價閉合的環狀RNA和丁肝病毒抗原(HDAg)組成(如圖),外面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包裹。HDAg是已知的唯一由HDV RNA 編碼的功能性蛋白質,通常存在於患者的血漿或肝臟中。由丁肝病毒感染導致的肝炎被稱為丁型肝炎(丁肝)。

全球哪些地區丁肝病人較多

儘管從發現丁肝病毒到現在已經過去了40多年,但全球流行病學調查資料仍不完整。現有的研究表明:丁肝流行的地區性差異較大,高流行率地區包括蒙古、亞馬孫流域、中非、中歐和東歐等地;目前,全球丁肝病毒感染者約有7200萬人,流行率約為0.98%;丁肝病毒只能和乙肝病毒同時感染,或繼發於乙肝病毒感染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人群中約有5%合併丁肝病毒感染。實際上,這些資料可能因為對丁肝病毒感染的認識和研究不是很充分而被低估了。

中國有丁肝病人嗎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中國丁肝病毒感染呈區域性、點狀分佈的特點,尤以內蒙古和新疆等少數民族聚集地區陽性率較高。雖然我國屬於丁肝中低度流行區,但由於人口多、乙肝病毒感染者多,我國丁肝病毒感染數量龐大,絕不容忽視。

丁肝病毒是怎麼傳播的

與乙肝病毒類似,丁肝病毒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主要包括注射、文身等)或接觸受感染的血液及血液製品傳播。與乙肝病毒不同的是,丁肝病毒的母嬰傳播較為少見。

哪些人可能患丁肝

由於乙肝病毒的存在是丁肝病毒感染的前提條件,故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慢性乙肝患者才有可能感染丁肝病毒。丁肝病毒感染分為共感染和重疊感染兩種形式:前者為同時感染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後者是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礎上又感染丁肝病毒。兩種感染形式的自然史有所不同。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合併丙肝病毒或愛滋病病毒感染,患丁肝的風險較高,靜脈吸毒和血液透析人群、男男性行為者等感染丁肝的可能性更高。有研究資料顯示,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沒有這些情況,患丁肝的可能性較小;有這些情況者,丁肝病毒的流行率約為20%,有靜脈吸毒史者的丁肝病毒流行率高達40%~60%。

專家介紹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病與病原生物學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省肝病研究所所長,吉林省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傳染病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擅長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衰竭、肝臟腫瘤等疑難危重肝病的治療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