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教授  朱長剛

作為中醫理論中的一個術語,“閉門留寇”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寇”本是指暴亂分子、盜匪、侵略者等,“閉門留寇”就是指把門關起來,把侵略者留在家門裡面。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取決於兩大要素:一是正氣,二是邪氣,疾病的發生發展就是正氣和邪氣交爭的過程。所以中醫的治療原則總體有扶正與祛邪兩大環節。無論是扶正還是祛邪,都大有講究。正如明代醫家張介賓所言:“虛者可固,實者不可固;久者可固,暴者不可固。當固不固,滄海亦將竭;不當固而固,閉門留寇也。”“敵我交爭”,未必一定要把敵人消滅殆盡才是最佳選擇,而是要根據敵我雙方的力量平衡狀況,靈活調整戰術。

把門關上讓盜寇留於家中,易致邪正慘烈交爭,相比於花費大力氣把盜寇趕走,前者付出的代價反而更大。

在治療一些疾病時,可以因勢利導將邪氣輕輕趕出,若沒有及時選用宣散發表之汗法、吐法、下法讓邪氣(敵寇)逃遁,反而容易導致各種危證。比如:在咳嗽、發熱等外感疾病將愈未愈時,很多人會覺得體虛,想此時進補。但若病邪還未完全被祛除,進補反而容易助長邪氣,使正氣很難驅邪外出,這就是所謂的“閉門留寇”。

麻疹初期,治宜辛涼透表

當邪氣在人體時,要及時透邪外出,盡早把“敵人”趕出去。如:在麻疹初期,麻疹應出未出或疹出不暢時,應採用辛涼透表一類的藥物,使它能夠順利透出,不致發生變證、危證。

所謂 “透疹”,即透泄疹毒,是中醫治法之一,可使疹毒邪氣容易發出。常用藥物如薄荷、荊芥、連翹、蟬蛻、牛蘿、葛根、桔梗之類,都可用於發表。很多醫家在痘疹文獻中也都強調了這一點,如明代醫家萬全著《痘診心法》中就記載:“苟不汗之,則毒無從得出,留伏於內,未免閉門留寇之禍矣。”

外感表證,治宜“驅邪外出”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最易受邪而致咳嗽。對於外感表證,治療需要發表宣散,用輕揚解表之劑,才能保證腠理疏通。

● 如果是風寒感冒,宜吃辛溫發汗、散寒之品,忌吃生冷性涼的食物。

● 如果是風熱感冒,宜吃辛涼疏風、清熱利咽的食物,忌吃辛辣性熱之品。

● 如果感冒咳嗽伴咽痛等症,而醫生卻誤用滋陰降火之劑,就易“閉門留寇”,使邪郁於內,反而更易加重咳嗽、失血、吐痰等症狀。

清代醫家程國彭著《醫學心悟》中就強調:“經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啟門逐之即去矣。醫者不審,妄用清涼酸澀之劑,未免閉門留寇,寇欲出而無門,必至穿逾而走,則咳而見紅。”意思是說,感寒咳嗽後,本應使用宣散解表之藥驅邪外出,如果此時誤用酸澀藥物,使病邪“無路可逃”,便只能在體內“亂竄”,不僅起不到良好療效,反而會引發咳血等症狀。

邪盛體虛,治療首當祛邪

中醫病證大體分實證和虛證。實證多是處於邪氣盛、正氣亦盛的疾病初期,這時的治療基本原則是以祛邪為主;虛證多處於邪氣漸衰、正氣亦損的疾病後期,這時就要扶正為主。扶助人體正氣,增加抵抗能力,補法就是其主要內容之一。

對體虛感冒之人,在感邪之初,不宜急於補虛。“其人本體素虛,而客邪初至,病勢方張,若驟補之,未免閉門留寇。”就是說,在有病邪在內的時候,若先進行補虛,虛雖補了,卻等於是“關了門”,將病邪留在體內,很難驅逐。

因此,邪盛體虛時,治療首當祛邪,不可貿然進補;若必須進補,也應攻、補同用。原則上,感冒初起時,宜吃清淡稀軟的飲食或食物,忌吃油膩、滋補之品,也不宜食用酸、腥食品,以防閉門留寇。若邪無出路,滯留於體內,則會拖延病情。

當然,臨床上更多見體虛之人受邪氣侵襲而致虛實夾雜之證,這時也宜補虛與祛邪同時兼顧,而不能一味補虛而無兼去實的治療。

膏方進補,也需投石問路

即使是純滋補,中醫也是很有“套路”的。在膏方滋補前,醫生會讓調理者先服用些“開路方”,這也是為了防止“閉門留寇”的隱患。

膏方大多能夠滋補與調理兼顧,但因其重用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滋補中藥,加入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血肉有情之品,較為呆滯黏膩,難以消化吸收。有些患者本身脾胃較弱,平時就有上腹飽脹、舌苔厚膩等症狀,所以要先健脾和胃、理氣化濕,待脾胃功能得到有利的調整後,方可服膏方。

另外,一料膏方處方往往需連續服用1~2個月,“開路方”好比是投石問路,根據個人在服用“開路方”後的身體反應情況,以利於後面開出一張真正適合個人體質的膏方。尤其是對一些病情複雜且需調理的人來說,“開路方”可給之後的膏方提供更為正確、妥當的指導,使膏方更切合身體情況,通補兼施,使膏方進補更加有效。

專家介紹

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教授,對中醫教學、醫療、科研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主講《內經選讀》《中醫養生康復學》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