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種植科主任醫師、教授  賴紅昌

現代口腔種植技術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被譽為口腔醫學領域里程碑式的變革,是人類對抗疾病與衰老的又一重大突破。幾十年間,口腔種植技術不斷發展,給牙列缺損(失)的治療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早單純對咀嚼功能恢復的渴望到現在實現兼具功能與美學的重建,從原本漫長複雜的治療過程到目前相對快捷舒適的就診體驗。

在我國,口腔種植技術起步相對較晚,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但是,隨著國民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口腔種植在我國許多地區從無到有,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

  • 國內開展口腔種植的醫生多是通過繼續教育瞭解和接受相關專業知識,缺乏對專業知識系統的學習,認識上難免存在偏差;
  • 衛生管理部門對種植技術的推廣缺乏有效的控制與指導;
  • 特別是在經濟效益的驅動下,許多商家過度宣傳誇大了口腔種植牙的優點。就這樣,一步一步把口腔種植技術推上“神壇”。患者過高的期望給醫生的治

療埋下了禍根;片面甚至錯誤的資訊使得不少醫生在制定治療方案時“鋌而走險”,嚴重影響了治療效果與轉歸。近年來,醫療糾紛時有報導,人們對種植牙又愛又怕……

事實上,口腔種植技術是一種常規的牙列缺損(失)的修復手段,是眾多缺牙修復治療方案中的選擇之一。與傳統的固定義齒和活動義齒修復相比,種植牙具有明顯優勢,其美觀、舒適,且無需磨削鄰牙、無需基托和卡環,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幫助大家更加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我們梳理了一下那些年被“過度神化的種植牙”。

1.“即拔即種效果好”,這種說法太片面

口腔種植技術是在天然牙齒無法繼續行使功能被拔除後,通過將種植體植入頜骨內替代天然牙根,進而實現咀嚼功能的重建。根據種植時機的不同,又可分為即刻種植(拔牙同期植入種植體)、早期種植(拔牙後4-8周植入種植體) 和 延期種植(拔牙3月後植入種植體)。其中,延期種植是目前應用最多、最安全可靠的種植方案。

即刻種植和早期種植,雖說是為了盡可能縮短患者的治療過程,但適應證非常嚴格 (僅有極少數人適合)。這是因為天然牙根形態多大於種植體尺寸,牙根拔除後牙槽骨必將發生生理性吸收,導致牙齦軟組織退縮,這一改建程度難以預測,增加了種植治療的美學風險。因此,即刻種植和早期種植需要同期植骨手術來彌補這一缺陷,而植骨手術伴有明顯的術後反應。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種植手術的不確定性、風險性,加重了術後反應以及經濟負擔。

2.“馬上有牙能吃飯” ,徒增風險自己擔

當種植體(人工牙根)植入頜骨後,包繞種植體周圍的骨組織將發生一系列的骨改建與骨再生過程,最終在植入3月後實現頜骨的骨組織與種植體之間直接而緊密的結合——骨結合。良好的骨結合之狀態是保證種植體長期健康行使功能的關鍵,而在骨結合發生、發展過程中(植入後3月內),不當的力學刺激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最終導致種植治療失敗。

由此可見,種植術後即刻完成牙冠修復行使咀嚼功能,將極大地增加口腔種植治療的風險,甚至導致口腔種植治療的早期失敗。目前,在骨結合之前完成牙冠修復的治療方案僅用於全口無牙頜多顆種植體植入後的一體化全頜義齒修復,因為這樣的治療方法最大限度地實現咬合力的有效分散,降低咀嚼力影響種植體與骨組織結合不良的治療風險。

3.“萬千不足靠植骨”,誇下海口難自圓

所謂植骨手術,顧名思義,就是指當骨量不足時,通過在手術區域植入骨材料(包括人工骨粉、自體骨組織等)以求恢復足夠的骨量,進而保證口腔種植手術的順利進行。然而,並不是所有植入的骨材料都能夠轉化為真正的骨組織。植入的骨材料主要發揮 ”支架作用“, 在植骨手術後的3-6個月期間,機體自身的骨細胞將在這些”支架”上爬行生長,形成自體骨組織並吸收代謝植入的骨材料。這些骨材料在種植術區最終能夠實現多少骨量的恢復尚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許多患者接受植骨手術後,最終的成骨效果也並不理想。

所以說,並不是所有骨量不足都能夠通過植骨手術來加以實現,也並不是所有的牙列缺損都要選擇口腔種植進行修復。只有綜合考慮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才是最理想的做法。

4.“四顆植體修全口” ,其實選擇太極端

目前,許多商家都在推薦“All-on-4”種植治療技術,稱其為無牙頜患者的首選,事實又是怎樣的呢?“All-on-4”是指選用4顆種植體支援的無牙頜修復體,僅適用於無牙頜且全口牙槽骨吸收嚴重的情況。在歐美國家,這種設計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全口無牙且骨量嚴重不足患者克服飲食困難,同時通過僅用4枚植體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這是在極端骨量不足條件下的“委曲求全”,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① 由於上頜骨質條件及開口度等原因,成功率不如下頜;② 固定修復對口腔衛生清潔及口腔衛生維護要求極高,種植體周圍炎發病概率顯著增加;③ 機械併發症常見,如義齒折斷、鬆動等;④ 目前缺乏充分的資料支撐其長久健康使用的預期;⑤在我國,該治療方案費用較高,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目前的研究表明:在骨量條件允許的前提下與“All-on-4”技術相比,傳統口腔種植支持的固定義齒和活動義齒設計仍然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

5. “種植牙齒永留傳 報喜藏憂埋禍根

因為口腔種植技術的費用相對較高,大多數患者非常關心種植牙的使用壽命。關於這個問題,多數廣告宣傳是“一顆恒久遠”,而大部分醫生的答案是“十年成功率大於90%”。按照這樣的統計結果,十年後有將近十分之一的種植牙發生脫落。事實上,種植牙的使用壽命並沒有標準答案。

種植牙是人的 “第三副牙齒”,與人的恒牙類似,在不發生意外的前提下,如健康的口腔習慣、良好的口腔維護和定期完善的醫療護理,能保證其長期的健康功能。如果種植牙使用不當,也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損壞甚至脫落。可見,片面武斷地強調種植牙的長期使用壽命是極不負責任的說法。

專家介紹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種植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口腔醫師協會種植醫師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牙醫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