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   陸萌萌

拔牙術是針對無保留價值患牙的主要治療方法,也是重度牙外傷、乳牙滯留、牙齒錯位和阻生牙等口腔疾病的有效治療手段。不過,拔牙術會不可避免地導致牙周組織創傷、術區疼痛、腫脹及出血。若拔牙時機選擇不當,可引發感染、體溫升高、暈厥等不良反應。因此在拔牙前,口腔科醫生須結合患者全身情況、患牙具體情況等綜合評估,以確定合適的拔牙時機。這讓不少急於拔牙的患者十分不解:“牙痛的時候竟然不給拔牙,不痛的時候還有什麼必要拔呢?” “難得抽空來拔牙卻被告知 ‘改日再來’,拔個牙怎麼那麼麻煩?” “拔牙前,究竟要做些什麼準備工作?”

空腹時不宜拔牙

拔牙常需注射局麻藥,但空腹狀態下注射麻藥,易造成患者低血糖,引起暈厥、虛脫等併發症,且患者在拔牙後2小時方能進食。因此患者應避免空腹拔牙。

“高難度牙”、高血壓患者,拔牙宜起早

拔牙後,創面出血是較為常見的情況。因此,醫生通常會囑咐患者在術後咬緊棉球至少30分鐘,以達到壓迫止血的目的。患者在無明顯出血後,方可離院。如果遇到創面出血不止的情況,患者需要預留充足的時間進行止血處理或轉院治療。

血壓較高者拔牙後出血不止的風險增加。鑒於血壓一般上午較下午略低,為確保手術安全,高血壓患者宜在上午拔牙。

另外,上午是人體抗風險能力較強的時間段。對於拔除難度較高的患牙而言,患者在上午拔牙較好。操作簡單的患牙(如鬆動牙、過小牙的拔除),下午拔牙也是可以接受的。

牙痛者,拔牙需避開急性炎症期

牙痛往往提示牙齒周圍組織處於急性炎症狀態,此時拔牙易造成炎症擴散,不利於感染控制和創口癒合。不僅如此,在急性炎症期內,牙齒周圍組織對麻藥吸收不佳,患者無法獲得良好的局麻效果,不利於拔牙操作。但如果患者的牙痛為牙神經痛,醫生判斷牙齒周圍組織未處於急性炎症期,拔牙仍是可行的。

乳牙鬆動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拔除

對替牙期的孩子來說,如果繼承恒牙尚未萌出,乳牙鬆動不明顯且不影響進食者,可待乳牙自然脫落。若蛀牙治療不及時,引起了乳牙牙根發炎、牙齒鬆動,應及時就醫接受針對性治療。例如,若炎症明顯需拔除患牙,但尚未到換牙時間,需在拔牙後進行間隙保持;有的成年人因繼承恒牙缺失,可出現乳牙滯留。若滯留乳牙出現鬆動、不適而影響生活時,應予以拔除,並在拔牙後進行義齒修復。

女性月經期,能等則等

月經期拔牙可能導致拔牙後創面不易止血,應暫緩拔牙。必要時,簡單的拔牙術可在經期進行,但須做好術後止血措施。

孕期,孕4~6個月拔牙較安全

在懷孕第4、5、6個月時,拔牙較為安全。孕期頭3個月拔牙流產風險較大,而後3個月拔牙則可能導致早產。值得注意的是,有流產、早產史者,孕期拔牙更應謹慎。

哺乳期,術前應按需備奶

若無禁忌證,哺乳期女性可以拔牙,但應注意麻醉方式。由於局麻用藥量小且較少進入乳汁,一般不會對嬰兒造成影響。考慮到局麻藥在體內代謝需要時間,為安全起見,哺乳期女性在拔牙前需充分備奶。

慢性病患者,控制好疾病再拔牙

慢性疾病患者並非不能拔牙,但應在有效控制疾病後再拔牙。

1.高血壓  血壓高於180/100毫米汞柱者,應控制好血壓後拔牙。有頭痛、頭暈等症狀,經測量提示血壓處於既往較高水準或近期血壓波動較大者,即使血壓未高於180/100毫米汞柱,也應暫緩拔牙。合併其他疾病的高齡患者,應在心電監護下接受拔牙術,以防發生意外。

2.糖尿病  相較正常人群,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現拔牙後感染和傷口癒合延遲。糖尿病患者應將空腹血糖控制在8.88毫摩/升以下,方可手術。接受胰島素治療者,可在進食早餐1~2小時後拔牙。

3.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在治療好轉且病情穩定6個月以上,才可拔牙。心絞痛頻繁發作,或經專科醫生評估為心功能3~4級的患者,應盡可能避免拔牙。

4.甲亢  靜息脈搏在100次/分以下的甲亢患者,且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率正常值因性別、年齡和體重等影響而異,正常值為±10%)在+20%以下,可拔牙。

5.慢性腎病  內生肌酐清除率>50%、血肌酐<132.6微摩/升,且無其他臨床症狀,可行拔牙術。慢性腎衰竭接受透析治療患者如需拔牙,應在透析後。

6.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伴肝功能明顯損害者拔牙後易出血,應在拔牙前2~3天及術後補充足量維生素K和維生素C,並遵醫囑服用保肝藥物。

專家介紹

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中華口腔醫學會頭頸外科專委會委員,擅常各類齒槽外科手術,包括複雜牙和阻生牙拔除,囊腫摘除和系帶手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