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介入中心主任血管外科主任  馮睿

關鍵字一:斑塊

正常動脈是由內膜、中膜和外膜三層組織構成的富有彈性的管狀結構。通常所說的動脈硬化,一般指動脈粥樣硬化,它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症性病變,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斑塊形成,進而導致動脈管腔狹窄,甚至閉塞。

通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過程主要包括脂質條紋、纖維斑塊和粥樣斑塊3個階段。脂質條紋為點狀或條紋狀的黃色病灶,就像血管內膜上沉積了一層黃色的小米粥樣的污漬。隨著動脈硬化的發展,脂質條紋會演變為纖維斑塊,顏色從淺黃色變為瓷白色,並呈不規則隆起,突入動脈管腔內。之後,纖維斑塊中央基底部發生變性、壞死而崩解,崩解物與脂質混合形成粥樣物質(也叫脂核),外面包著一層纖維帽,即粥樣斑塊。在粥樣斑塊形成過程中,脂核中可出現鈣化,能在X線下顯影。斑塊鈣化嚴重的患者,甚至能在X線片上看到清晰的鈣化血管輪廓。

關鍵字二:損傷與修復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仍未完全弄清動脈硬化的發生機制。目前認為,脂質浸潤、內膜損傷和血小板聚集是動脈硬化的三大基本成因。

早在19世紀,人類就已經認識到動脈硬化是因血脂水平升高所致。此後,人們又發現膽固醇和膽固醇酯是構成粥樣斑塊的主要成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可明顯降低動脈硬化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

動脈內膜深居人體內部,似乎“備受保護”。但實際上,在人的一生中,內膜面臨著很多損傷因素的威脅,如長期高血脂、高血糖,高壓血流的衝擊損傷、動脈分支處的血液湍流剪切力,以及細菌、病毒、毒素、炎性因數、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成份的刺激等。動脈內膜一旦受傷,就容易“卡住”膽固醇,導致脂質沉積。

動脈內膜損傷後,人體會對這些損傷進行“修復”,如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並刺激平滑肌細胞和內皮細胞增生等。可惜的是,人體的這種“修復”會帶來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促進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粥樣斑塊的形成。

關鍵字三:缺血與出血

動脈硬化的危害可以歸納為血管堵塞和血管壁破壞兩大類,前者導致“缺血”,後者則導致“出血”。

動脈狹窄或閉塞所造成的直接危害是“缺血”。眾所周知,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會導致心肌缺血,引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人體其他部位的動脈發生狹窄或閉塞時(如腦、腸、下肢等),其所供應的臟器也會和心臟一樣,出現各種缺血性表現。比如,供應腦的頸動脈、椎動脈發生狹窄後,可引起腦缺血,甚至腦梗死;下肢動脈硬化狹窄可引起下肢發涼、間歇性跛行、疼痛,甚至壞死等缺血表現。

另一方面,動脈壁的正常結構被破壞後,管壁的強度和韌度減弱,彈性降低,會發生破裂出血,如腦動脈破裂引起腦出血等。此外,薄弱的動脈壁也可能會發生鮮為人知的“延遲性出血”,即動脈瘤和夾層動脈瘤等。動脈內的血流速度很快、壓力很高,薄弱的動脈壁好比是一道“危堤”,隨時可能在澎湃的動脈血流的衝擊下發生“決堤”,最終導致出血。

關鍵字四:診治有道

動脈硬化了,該怎麼辦?首先,不必驚慌失措。從某種程度上說,動脈硬化是人體的一種自然老化過程,只不過這種過程由於種種原因開始得太早了而已。其次,應針對導致動脈硬化的各種高危因素,如高血壓、高脂血症、吸煙、運動不足等,採取適當的干預措施,控制動脈硬化的進展和併發症的發生。第三,患者應去醫院做一次全面的血管系統檢查,明確動脈硬化的範圍,並及早發現動脈管腔阻塞和動脈管壁破壞的程度,由醫生決定是否需要藥物或手術干預。常用的無創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彩色多普勒超聲、CT或磁共振血管造影。

專家介紹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介入中心主任血管外科主任,我國著名血管外科微創治療專家,獲2017年首屆“國之名醫”稱號,2020年和2021年兩屆中國好大夫排行榜血管外科第一名。長期專注於各類血管疾病的腔內微創治療,是國內例數最多、難度最大的主動脈微創治療術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