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主任醫師 

抑鬱症具有高發病率、高復發率及高自殺率的特點,以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及意志減退為主要表現。既往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女性一生抑鬱症患病率高於男性,男女比例約為1︰2。絕經後是女性抑鬱症高發時段。絕經後抑鬱症指末次月經1年之後首發的抑鬱症。相比普通抑鬱症,絕經後抑鬱症患者具有更嚴重的認知功能損害,會出現明顯的記憶力下降或注意力難以集中等,且有更嚴重的自殺傾向。

絕經後抑鬱症與激素有關

絕經後抑鬱症的發生可能是生物、心理、社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與激素相關。絕經後雌激素的減少可能導致抑鬱症狀。另外,暴露於雌激素時間(絕經年齡減去初潮年齡)越長,絕經後抑鬱症的發病風險越低。換言之,初潮年齡的推遲或絕經年齡的提前均可能增加絕經後抑鬱症的發病風險。

軀體不適症狀可更突出

絕經後抑鬱症的臨床表現與抑鬱症相同,以持續2週以上顯著心境低落、缺乏愉快感和動力為主要特徵。不過,絕經後抑鬱症患者的軀體不適症狀可能更為突出,包括胃腸道症狀(上腹脹滿、噁心、腹瀉、便秘)、心血管症狀(心慌、胸悶、心前區不適)、皮膚症狀(脫髮、皮膚瘙癢),以及不明原因的疼痛,等等。症狀常多變,嚴重程度不一,患者常反覆就診於綜合性醫院,接受多項軀體相關檢查;即使未發現器質性病變,依然會因為持續存在的軀體不適反覆就診及檢查,不僅增加了生活負擔,還延誤了治療時機。因此,絕經女性如出現上述症狀,應警惕絕經後抑鬱症,並到醫院精神科進行診治。

藥物治療是首選

明確診斷為絕經後抑鬱症後,藥物治療為首選。研究表明,激素替代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圍絕經期和絕經早期抑鬱症,對輕度絕經後抑鬱症有效,但對絕經晚期、中重度絕經後抑鬱症療效不明顯。由於激素治療可能會使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病風險增加,故激素治療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中重度絕經後抑鬱症或雌激素替代治療無效者,宜選擇抗抑鬱藥物治療,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選擇性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

家屬關懷很重要

除藥物治療以外,社會心理干預也非常重要。絕經是每個女性必經的生理階段,生理和心理上可能發生一系列變化。這些問題僅通過藥物治療無法解決,家庭和社會支持必不可少。作為家屬,應給予患者更多關心、理解和幫助。患者要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醫生、家屬的幫助下,積極應對疾病,配合醫生治療。

近年來,國外多個指南均將運動干預作為輕、中度抑鬱症的治療手段之一。運動干預同樣適用於絕經後抑鬱症患者。規律的運動可有效改善抑鬱症狀,絕經後女性應多運動。

專家介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主任醫師。擅長精神科臨床,尤其擅長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和精神藥理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