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宋正宇
在春天的山野中,常常能看到許多簇擁在一起的淡紫色小花,這便是密蒙花。密蒙花為落葉灌木,高1~3米,最高可達6米。春天開花,喜溫暖、濕潤,主要生長在向陽的山坡、河邊,且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在陰暗、乾旱和寒冷的環境亦能生長。
可染飯,可入藥
密蒙花又被稱為黃飯花、九裡香、染飯花等,南方一些少數民族會用它為米飯調色,製成花香濃郁的黃花飯。密蒙花的乾燥花蕾還可入藥,在春天花未開放時,採摘簇生的花蕾, 除淨枝梗等雜質, 曬乾可用。
密蒙花的藥用歷史悠久,最早記載於宋代馬志的《開寶本草》,言其 “主青盲膚翳,赤澀多眵淚,消目中赤脈” ;《醫宗必讀》中記載密蒙花可“養營和血,退翳開光”;《中藥大辭典》載其功效為清熱解毒、養肝明目、退翳……歷代均認為密蒙花為“明目之花”。
五臟六腑中,肝與目的關係最為密切。肝開竅於目,肝氣通於目,肝藏精於目,肝受血而能視。精微物質通過肝的輸布條達,濡養於目;若肝鬱不暢,津液就難以濡養。中醫常用的治療肝腎的中藥,如:菊花、桑葉、地黃、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等,既可以治療眼疾,又有保肝的作用。
密蒙花性甘、寒,入肝經甘以潤肝、寒以清熱,可治療目赤腫痛多淚畏光、視物昏花等肝經血熱所致的目疾,如乾眼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急性結膜炎,是重要的眼科用藥。
可煎藥,可代茶
現代研究表明,密蒙花有免疫調節、抗氧化等作用,可用於治療乾眼症、白內障、角膜軟化、結膜炎、角膜炎等。在臨床上,以密蒙花配伍石決明、白蒺藜、菊花、羌活等藥材煎湯內服,可防治多淚、怕光、目赤腫痛、視物不清及眼部痛癢等症。除在中藥湯劑中添加密蒙花外,也可將密蒙花和雞肝一起熬粥食用,有助於緩解眼睛不適。
眼病患者還可飲密蒙花茶,用密蒙花的乾燥花或花蕾5克,加水600毫升,煎煮3分鐘後,沖入放置3克綠茶的杯中,蓋燜5分鐘左右,過濾取汁飲服,可續水複煎。日常代茶飲,適用於目赤腫痛、眼睛乾澀、視物昏花、肝血虛而有熱者。密蒙花藥性甘寒,陽虛內寒、脾胃虛寒者雖可用其食療,但不宜長期大量食用。如持續服用宜控制在1個月內。
專家介紹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眼科主任醫師。視網膜脫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黃斑視網膜疾病,玻璃體疾病,鐳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