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執行主任 洪 江
心搏、呼吸驟停是生命所面臨的最危急情況。當人體發生呼吸、心搏驟停時,必須在4~8分鐘內建立基礎生命支持(即心搏、呼吸循環),以保證重要臟器的血氧供應,直到建立高級生命支持(如心電監護、除顫儀、呼吸機及藥物等輔助治療)或患者呼吸、心搏恢復為止。
心肺復蘇是用暫時的人工循環(胸外按壓)代替心臟自主搏動,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以達到挽救生命的目的。
心肺復蘇怎麼做?第一快速評估;第二及時施救!
● 快速評估:
發現暈厥倒地的患者時,應疏散周圍人群,確定周圍環境安全,用雙手輕拍患者雙肩,判斷其是否發生了呼吸、心搏驟停。
若患者無反應,應立即檢查患者呼吸:觀察患者胸部起伏5~10秒。
再觀察患者是否有頸動脈搏動(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從氣管正中環狀軟骨劃向近側頸動脈搏動處),觀察患者有無頸動脈搏動5~10秒。若頸動脈無搏動、胸部無起伏,可確認患者發生了心搏、呼吸驟停。
● 及時施救:
施救者應一邊請周圍群眾説明撥打急救電話,一邊立即鬆解患者的衣領和褲帶,將其置於平地上,進行心肺復蘇。
如條件允許,也可請周圍路人去附近借用自動體外除顫器。一般地說,心肺復蘇有三個要點:
1. 胸外按壓
用左手掌跟緊貼患者的胸部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中下1/3處),兩手重疊,左手五指翹起,雙臂垂直於胸壁,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30次(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深度≥5釐米)。
2. 開放氣道
仰頭抬頜,確認患者口腔內無分泌物,無假牙,無舌根後墜。
3. 人工呼吸
△ 捏住患者鼻孔,口對口吹氣並觀察到胸廓稍起伏。
△ 以30次心臟按壓、2次人工呼吸進行,操作5個週期。
△ 判斷復蘇是否有效(聽是否有呼吸音,同時觸摸是否有頸動脈搏動)。
人工呼吸非做不可嗎?
心肺復蘇包括胸外按壓及人工呼吸這兩個核心步驟。對大部分成人患者而言,引起心搏驟停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問題,所以想要救人,就得想方設法讓心臟恢復搏動。胸外按壓就是借用外力來幫助心臟搏動,維持重要臟器血流灌注的方法。與人工呼吸相比,胸外按壓在心肺復蘇中的地位更重要。
另外,若單人搶救並進行人工呼吸,勢必要中斷胸外按壓,使血流灌注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所以,在心搏驟停的前幾分鐘內,血液中的氧依然充足,並不是非要做人工呼吸。
專家介紹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北部)執行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心電學會委員,中國心律學會急診工作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急診專委會常委。擅長心臟病的急救,內科疑難病症、心血管危重病症的處理,尤其是高血壓和心律失常的診斷和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