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副院長 朱惠莉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全世界每年約有310萬人死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慢阻肺”),佔所有死亡人數的6%。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達9%左右,每年因慢阻肺死亡人數逾100萬。

近年來,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理念受到了醫學界的推崇。眾所周知,大多數慢性病都是難以完全治癒的,治療的目的往往是控制病情、改善身心功能、提高生活品質等。要實現這一目標,患者就不能完全依賴醫生,必須承擔部份管理疾病的任務,積極參與到對疾病的治療和自我保健中,培養相關能力,自己照顧好自己。這就是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含義,本質上是一種認知、行為醫學的策略和方法。


已有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在慢阻肺長期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

首先是與治病直接相關問題的管理。患者要提高就醫依從性,學會規範用藥,早期識別症狀,同時能識別慢阻肺急性加重跡象,及時尋求醫療建議。在生活中,患者還要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如一定要戒煙)等。許多研究證實,多向醫生請教,通過學習提高對疾病的認識等,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借助遠端醫療監測等手段來提高療效。

其次是社會角色管理。慢阻肺患者往往會存在一定的孤獨感。患者應該取得社會組織、單位、鄰居和家人的支持,積極參加各種社交活動,減輕個人的社交孤立感,更好地履行正常的社會角色。現在網路和資訊非常發達,很容易找到各種健康教育、病友間互動討論、醫患交流、綜合康復治療的機會。患者還要多參加有益健康的娛樂活動,增加社會接觸,融入正常的社交活動中,這對提高生存品質很有幫助。家庭人員的鼓勵對於患者對抗疾病、完善自我管理行為非常重要。家庭成員也要多向醫生請教或參加相關的培訓,學習幫助患者加強自我管理的意識和技能。
   

最後是情緒管理。重點是減少負面情緒,如焦慮、沮喪、恐懼和絕望。大多數慢阻肺患者害怕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生活能力及社交能力,恐懼疾病的進展和不良的後果。患者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相信通過規範、有效的治療,病情能得到理想的控制。當然,療效的實現,離不開患者對各種治療方案的理解和配合。
   

這三方面的自我管理,其實對大多數慢性病都適用。有效的自我管理,不僅能幫助患者控制慢性病的進展,還能大大提高生活品質。無論醫生還是慢性病患者,都要高度重視疾病的自我管理,並在日常生活中、治療過程中努力實踐。

專家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副院長、呼吸內科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呼吸科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呼吸專科分會委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組長,上海市康復學會呼吸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委員。長期從事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與研究工作,主攻方向為慢性氣道疾病、肺癌和呼吸危重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