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執行主任 洪 江
誤區一:心肺復蘇只能由醫務人員來做
在醫院內發生的心搏驟停,醫務人員會做相應的救治。但很多心搏、呼吸驟停發生在醫院外,此時,必須立即進行心肺復蘇,以免錯過搶救的黃金時間。因此,當心搏驟停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公共場所時,就需要現場的目擊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過路人等,立即實施心肺復蘇。
誤區二:一看到有人暈倒,不經評估就開始做心肺復蘇
有些患者暈倒並非心搏、呼吸驟停,不恰當的心肺復蘇可能會導致肋骨骨折等意外損傷。
誤區三:胸外按壓時,不時停下來觀察患者是否恢復了呼吸
一旦確定患者心搏、呼吸驟停,應盡量較少不必要的評估,一切多餘的動作都是在浪費搶救的寶貴時間。施救者應該一邊按壓,一邊觀察患者的反應,而不是停下胸外按壓,湊到患者鼻子上聽呼吸音,再搭一搭患者的脈搏。除非準備除顫、患者蘇醒或專業醫務人員到達,否則應盡量持續進行心肺復蘇。
誤區四:按壓越用力越好
正確的胸外按壓強調“用力、快速、不間斷”的原則,腕、肘、肩關節垂直,以髖關節為軸,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背部肌肉的力量進行按壓,按壓後保證胸部充分回彈。按壓的力度要適宜,用力過猛容易導致胸骨、肋骨骨折,甚至引發氣胸、血胸;按壓力度過輕,則不足以推動血液循環。
專家介紹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北部)執行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心電學會委員,中國心律學會急診工作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急診專委會常委。擅長心臟病的急救,內科疑難病症、心血管危重病症的處理,尤其是高血壓和心律失常的診斷和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