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指發生於肝臓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通常所說的肝癌一般是指原發性肝癌。肝癌素有“癌中之王”之稱,根據最新統計,全世界每年新發肝癌患者約60萬,死亡患者約25萬,其中我國約佔40%。

肝癌的易患人群有明顯的地域分布及性別差異,肝癌的發生也與其他各種可能的病因相關。在我國,引起原發性肝癌的四大因素主要是:乙型與丙型肝炎病毒、黃曲黴毒素污染食品、飲水污染、飲酒與吸煙。

肝癌可以預防嗎?肝癌的一級預防即病因預防,至今仍為“改水、防黴、防肝炎”七字方針,業已初見成效。那麼,日常生活中,預防肝癌的措施具體有哪些呢?

1. 防治肝炎病毒

理由:近4000肝癌手術患者,超90%感染乙肝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斷遷移演變的三部曲,病毒性肝炎與肝癌的關係中,涉及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三種肝炎病毒,在我國,乙型肝炎病毒是肝癌的主要病因。我院1960~1996年手術切除的3932例肝癌患者中,乙肝感染率超過90%,合並肝硬化者佔86.5%。我院研究顯示,手術切除的肝癌患者若合並乙型肝炎,口服核苷類藥物等長期抗病毒治療可顯著降低肝癌的復發,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合並乙型肝炎,進行抗乙肝病毒治療也可大大改善預後。

因此,患有乙肝、丙肝的患者應定期複查血AFP(甲胎蛋白)水平和肝臓B超,對肝癌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在肝炎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肝癌患者,應注重抗病毒治療,以控制肝癌的進展。

目前,接種肝炎疫苗預防肝炎,已成為預防肝癌極有希望的途徑之一。現已證實,乙肝疫苗預防肝炎是有效的。但從全面看,尚需考慮丙型、丁型肝炎的預防。此外,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均通過血液途徑或母嬰垂直傳播,需注意傳播途徑的控制,如輸血、手術、注射、針灸、性行為,甚至飲食和理髪等。

2. 飲食防黴去毒

理由:玉米、花生是黴變高危食品

現已證實,黃曲黴毒素可致肝癌,富含於發黴的花生和玉米中,這種物質耐熱,煮沸也難破壞。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與黃曲黴毒素的攝入對人肝癌的發生有明顯協同作用。

生活中的預防主要是針對玉米、花生防黴去毒。如:在糧食收割、脫粒、運輸、曬乾、進倉等多環節進行防潮保存;不要食用已經明顯黴變的糧食;對極輕度黴變的糧食採取仔細挑選、清洗及藥物等方法進行處理。在肝癌高發區,提倡人們改變膳食結構,減少玉米佔主糧的比例。

3. 飲水清潔衛生

理由:飲水染可致肝癌

飲水染可能是肝癌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對肝癌高發區的調查表明,飲用深井水、淺井水、河水、灌溉溝及塘水的不同人群,其肝癌發病率遞增。水質分析發現,水中有機氯農藥、腐殖酸、微囊藻毒素、亞硝胺和某些重金屬,都可能與肝癌的發生有關。

因此,生活在肝癌高發區的人群,應採取多種措施,改善飲水環境,由飲溝、塘水改為飲井水、深井水,選用未被染的水源作為自來水水源,去除水中染物,潔淨飲水。

4. 改良生活習慣

理由:吸煙嗜酒等不良習慣與肝癌相關

首先,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預防肝癌,如:起居規律、適當運動、情緒樂觀、戒煙限酒、避免過度勞累,等等。

其次,定期體檢有助於早期發現肝癌。尤其是35歲以上男性、感染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嗜酒的高危人群,宜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厭食、乏力、精神差、長時間低熱、水腫、肝區疼痛等症狀,應高度警惕,及時就診。

5. 補充硒元素

理由:硒含量與肝癌相關

研究微量元素與肝癌的關係發現,肝癌死亡率與環境中硒含量呈負相關,與居民血硒水平呈負相關。動物試驗表明,硒能阻斷黃曲黴毒素誘發大鼠和鴨子發生肝癌。因此,在肝癌高危發病區,低硒人群可採用富硒酵母、硒多糖、富硒鹽等補充硒元素,提高血硒水平,這樣可起到一定的預防肝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