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高血壓科教授 王繼光

高血壓可分兩類:大部分高血壓尚無法進行病因治療,只能應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被稱為原發性高血壓;有些高血壓是某些原發疾病的繼發症狀,能通過去除導致血壓升高的病因,被治癒或改善,被稱為繼發性高血壓。治療繼發性高血壓,不能只關注降壓,更需要找出讓血壓升高的“元兇”,積極治療原發病。導致繼發性高血壓的常見疾病有多種,但主要集中於腎臟與腎上腺這兩個臟器。

腎臟疾病導致的高血壓

腎臟是重要的排泄器官,主要經腎臟排泄的鈉鹽是影響血壓水準的重要電解質。腎臟也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當腎動脈狹窄導致腎臟缺血,或腎臟因出現實質性疾病而不能有效排泄鈉鹽時,腎臟球旁細胞會釋放腎素,啟動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導致高血壓。

①腎血管性高血壓 由腎動脈主幹或主要分支狹窄所致,主要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大動脈炎性增生、肌纖維發育不良導致的血管塌陷等。腎血管性高血壓可通過球囊擴張或支架植入術,解除腎動脈狹窄,使血壓降至正常範圍。

②腎實質性高血壓 可由多種腎臟實質性疾病導致,如多囊腎、慢性腎盂腎炎、梗阻性腎病、痛風性腎病、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硬皮病等。對於該類高血壓,須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必要時,可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藥物進行降壓。

腎上腺疾病導致的高血壓

腎上腺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其分泌的醛固酮與皮質醇激素都是影響血壓的重要內分泌物質。

①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是最常見的導致繼發性高血壓的腎上腺疾病。一般因腎上腺出現腺瘤或腺體增生,分泌醛固酮過多,導致高血壓,常伴低鉀血症。因醛固酮過量分泌時會抑制腎素的分泌,故可通過檢測血漿醛固酮與腎素水準,篩查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通過進行鹽水注射或卡托普利試驗,可以確定醛固酮的過多分泌是原發還是繼發。通過腎上腺CT檢查及雙側腎上腺靜脈取血,可區分病變是單側還是雙側,以及是否需要外科手術。診斷明確,又不宜進行手術治療時,應選擇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如螺內酯)進行治療,以控制血壓,糾正低鉀血症。

②腎上腺皮質醇增多症 又稱庫欣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痤瘡、紫紋、高血壓、繼發性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等。主要包括腎上腺皮質腺瘤、腺癌、垂體腫瘤引起的皮質增生,以及非垂體腫瘤或異源性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腫瘤引起的皮質增生。通常根據致病原因,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進行外科治療,切除腫瘤或腎上腺腺體。

③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瘤通常起源於腎上腺髓質、交感神經節或其他部位的嗜鉻組織,大部分位於腎上腺(80%~90%),有些在腎上腺外(10%)。因持續或間斷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可導致持續性或陣發性血壓升高,典型發作表現為高血壓伴頭痛、心悸、大汗。治療首選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手術前首選α-受體阻滯劑控制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的其他病因

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是難治性高血壓的重要原因,臨床上多表現為“隱匿性高血壓”(如夜間高血壓及清晨高血壓)、白天嗜睡等。除應用降壓藥物外,還應採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呼吸機治療,改善睡眠過程中的通氣狀況,緩解嗜睡症狀,控制血壓。

②藥物 許多藥物也可致血壓升高,或使高血壓難以控制,包括非甾體抗炎藥物(各種類型的解熱及鎮痛藥物)、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促紅細胞生成素、抗焦慮及抑鬱藥物、避孕藥物,以及甘草等多種中草藥等。

作者簡介 王繼光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主要從事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試驗研究、自然人群研究、心血管與代謝測量技術研究、血管結構與功能研究、群體遺傳學研究。擅長診治難治性高血壓、合併靶器官損害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