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繆浴宇

老年性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 就像人長白頭髮一樣,是自然的衰老過程。人的眼睛中有個叫晶體的透明球狀物,慢慢變得不透明了,變白了,這就是白內障。晶體老化的個體差異比較大,有的人40歲就發生了白內障,有的人到了80歲才有白內障,這都是正常的。所以,現在多稱為年齡相關性白內障。隨著社會的發展,白內障的發病有提早的趨勢,而人的工作年限越來越延長,白內障引起的視力障礙從對老年人的生活影響,更多地擴展到對中老年人工作的影響。

那麼,得了白內障是用藥還是手術?是馬上手術還是等待白內障成熟了再進行?如今,不少白內障患者往往片面聽信所謂的“祖傳秘方”或“高科技療法”,不但浪費錢財還拖延病情甚至誤治。實際上,藥物預防和延緩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生和發展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當白內障導致視力減退並影響工作和生活時,手術治療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白內障手術由原先的單純脫盲進入了融合屈光手術治療的新階段。特別是近年來,白內障的手術方案更加“私人化”。眼科醫生將考慮患者的生活狀態和需求,為你定制一個適合的治療時機和手術方案。

  1. 手術時機個性化——視力不佳不是手術的唯一標準,應綜合考慮對比敏感度、色覺、像差等因素

一般情況下,當你感到工作和生活有困難,閱讀不方便,視力在0.4以下,不能用鏡片矯正,經過檢查確診白內障,排除其他眼疾時即可考慮手術。但是,視力不佳不是手術的唯一標準。要知道,完美的視覺,除了醫院視力表檢查的視力,還包括良好的色覺,對比敏感度和像差。一般醫院檢查的視力表上只有純黑和純白的對比,很多白內障患者呈現有良好的視力表“視力”,有的人視力在0.6~0.8,甚至1.0。但是,白內障患者平時感覺視物模糊,總像生活在“霧霾”中;還有的患者眼前常有塑膠薄膜或擦不乾淨的眼屎,夜間光線不足時行走也困難。其實,這些都是對比敏感度下降的表現,即對黑與白之間中間灰度分辨力的下降。在日常生活中,對比敏感度的下降最明顯的就是對臺階的分辨能力下降,這也是老人常常摔跤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患者不能僅僅因為視力表“視力”還不錯就放棄白內障手術,應綜合考慮對比敏感度、色覺、像差等因素。

對不同的患者來說,接受手術的早晚時機,可有較大的不同。白內障進展過程漫長,在這個過程中患者會有一定的自我適應能力,視力在0.4以上的可以進行基本的日常活動。過去,視力0.4往往作為是否手術的標準。但是,對一個從事精細工作、有高視力要求的人如畫家、設計師、駕駛員而言,可以早些手術,即使“視力”0.8甚至1.0都不是手術的禁忌,讓他們手術後能繼續從事喜愛的事業。如今,白內障手術已經完全可以滿足高視力要求者的需求。

  1. 手術方法個性化——雖然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是世界公認的手術方式,但人工晶體種類頗多,功能不同,應“按需植入”

白內障手術發展主要經歷了白內障囊內摘出術,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到現在普遍採用的超聲乳化晶體摘除術。白內障超聲乳化技術是顯微手術的重大成果,已成為世界公認的、先進而成熟的手術方式。手術時,在眼角膜或鞏膜的小切口處伸入超乳探頭將渾濁的晶狀體和皮質擊碎為乳糜狀後,借助抽吸灌注系統將乳糜狀物吸出,同時保持前房充盈,然後植入人工晶體,讓患者重見光明。超聲乳化技術的優點是手術切口小,無痛苦,時間短,快速復明。至於有的醫院吹噓“鐳射手術治療白內障”的說法,有必要予以澄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全鐳射的手術方式,鐳射只是應用到白內障手術的幾個預備步驟,最終還是靠超聲乳化來完成手術。

摘除白內障後,眼球內就喪失了晶體,它原有的聚焦作用也會丟失。雖可配戴眼鏡(框架式)及角膜接觸鏡予以糾正,但會有很多缺點或不足。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安裝人工晶體,類比人原來晶狀體的光學結構,使視力及視野恢復到正常。人工晶體材料有多種,生物相容性都很好,有非常可靠的穩定性,植入後基本沒有因材料引起的炎症反應。正常情況下,人工晶體可受用一輩子。

如今,患者更關心的是人工晶體對生活帶來的説明和便利。於是,紛紛要求醫生安裝“好”的人工晶體。其實,人工晶體的設計各有特點,不能簡單的以好壞來區分。人工晶體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光學設計上,有單焦點和多焦點之分。單焦點的有球面晶體和非球面晶體,球面晶體能滿足基本的視覺要求,相對價廉物美;非球面晶體能使視覺品質更高,改善了患者在光線不足情況下的視覺敏感度,如夜間行車。多焦點的人工晶體兼顧看遠和看近的功能,做到生活中“脫鏡”,給患者帶來便利。此外,還有散光型人工晶體,能矯正人眼自身的散光,提高視覺品質。如今,更新型的晶體把以上的二個或三個特點集合在一起,同時解決幾個問題。不過,各類晶體也有它的局限性,並不是人人都適合的,需要專科醫生的細緻檢查和準確測定,不然一味追求“好的”“貴的”,可能適得其反。

  1. 手術目標個性化——白內障手術,並不是僅僅指手術後視力好,能看多遠,而是要一個適合的屈光狀態

治療白內障,從過去單一的恢復視力,由看不見到看得見;到現在,要求手術後的視力恢復到“最好”。這個“最好”並不是僅僅指手術後視力好,能看多遠,而是要一個適合自己的屈光狀態。比如:中老年人,生活工作中往往對看近的需求比能看多遠更重要。駕駛員,需要良好的遠視力。老年人,以家庭生活為主,適當的近視力更能帶來方便。可見,術後用眼的方便性和舒適性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顯得更重要。這就要求醫生不能簡單地用同一模式處理,要根據患者的情況和用眼需求來設計手術,也即“私人定制”。現在雖然有了多種類型的人工晶體,但它們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弱點。事實上,還沒有可以完全恢復到人眼年輕狀態的人工晶體。同樣一個手術,正確的選擇人工晶體,設計術後的屈光狀態,為患者帶來更佳的視覺體驗,給生活學習工作帶來方便。

比如說,如果患者戶外活動多,以遠距離視覺為主的,醫生可以設計以高品質看遠為主的人工晶體,以保證活動的方便性。如果患者原來就是近視,平時以室內桌面工作或看電腦文案為主的,醫生可以仍然保持他的用眼習慣,設計保留適當近視度數的人工晶體。如果患者從事特殊的精細工作,對近距離精細視力要求高,醫生將根據需要做些特意的調整。多焦人工晶體雖然設計上是同時滿足看遠、看近的需求而不需要再戴鏡,但還是存在不足,單點視覺品質比單焦的晶體差一點。只有醫生瞭解了患者術後的主要用眼需求,充分進行醫患溝通,才能使白內障手術真正走向完美。

總之,白內障超聲乳化技術的精細完美和多種人工晶體的選擇和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手術設計,可以為患者創造術後最適合的視覺需求,給眼睛帶來“第二春”。

 

專家簡介

繆浴宇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上海市醫學會眼科專科分會白內障學組成員。專注白內障領域20年,對白內障與晶狀體疾病診斷與治療有較深造詣,能熟練進行各種白內障手術及晶體狀相關疾病的診治,包括複雜性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晶狀體脫位和無晶狀體眼懸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面向精細個體化的非球面、散光矯正和多焦點等功能型人工晶狀體植入術,以及眼前節外傷視功能重建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