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WHO宣佈將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認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本網站根據目前的相關資料整理一些實用性問答,供讀者參考。

1問: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

答: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β屬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2020年1月12日WHO正式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目前研究顯示,它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同源性達85%以上。

2問:冠狀病毒怕什麼?

答:病毒對紫外線和熱 (56°C 30分鐘)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3問:誰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

答: 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4問: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傳播?

答: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在幾個病例 糞便中發現病毒核酸陽性。糞便是不是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研究確認。

5問:哪些人容易感染?

答: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後病情較重, 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

6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有多長?

答: 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潛伏期一般為 3~7天,最長 不超過14天。

7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答: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 流涕、腹瀉等症狀。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部分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多在一周後恢復。

8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後如何?

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少數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見於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

9問:如何確診?

答:結合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綜合分析。有流行病學史中的任何一條,符合臨床表現中任意二條,可判定為疑似病例。
流行病學史:①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地區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②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③有聚集性發病或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學關聯。
臨床表現:①發熱;②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早期呈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③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即時螢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或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可確診。
疑似病例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至少間隔1天),方可排除。

10問:中醫治療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説明嗎?

答:醫療救治工作中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促進醫療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中醫認為,本病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參照相關推薦方案進行辨證論治。需要注意的是,中醫治療需要在中醫醫師指導下進行,不建議大眾自行購買相關藥物服用。

11問: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出來了嗎?

答:還沒有。已開始啟動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目前已經成功分離病毒,正在篩選種子毒株。要研發出可供接種的疫苗,還需要時間。

12問: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沒有特效藥?

答:目前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對症、支持為主。應避免盲目或不恰當的抗菌藥物治療,尤其是聯合應用廣譜抗菌藥物。

13問:有發熱者,是否可以自己在家隔離?

答:有發熱症狀者一定要去當地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不要有僥倖心理,不要在家等,以免漏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14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何預防病毒感染和擴散?

答: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通過交通工具傳播和擴散,外出旅行人員應做到以下四點。
1.佩戴口罩、手套:旅行人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級別的口罩),旅行結束時及時棄用。
2.注意手衛生:旅行人員在旅途中應加強手衛生,旅程結束後需做手衛生。可選用有效的含乙醇速幹消毒劑,特殊條件下,也可使用含氯或過氧化氫手消毒劑;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使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然後消毒。
3.注意保持距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相互之間應儘量保持一定距離。
4.積極配合工作人員:聽從公共交通工作人員的安排,做好個人防護。當有疑似或確診病例出現時,聽從工作人員的指令,及時自我隔離,聽從安排進行排查檢測,不可私自離開。

15問:大眾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答:
1.儘量減少外出活動: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區;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儘量在家;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商場、車站、機場、碼頭、展覽館等。
2.個人防護和手衛生: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健康監測與就醫:主動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額頭,如有發熱要為其測量體溫;若出現可疑症狀,應主動戴上口罩及時就近就醫。
4.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居室勤開窗,經常通風;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潔,勤曬衣被;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內;注意營養,適度運動;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即野味);儘量避免前往售賣活體動物(禽類、海產品、野生動物等)的市場;家庭備置體溫計、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資。

16問: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疑症狀,該如何正確就醫?

答:出現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疑症狀者,應根據病情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並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就診時,應主動告訴醫生自己的相關疾病流行地區的旅行居住史,以及發病後接觸過什麼人,配合醫生開展相關調查。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