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別名枸杞果、枸杞豆、地骨子、苟起子、甜菜子、血枸子等。英文名Fructus Lycii。

來源: 本品為茄科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全世界枸杞屬植物約有80種,我國有7種和2變種。因其環境適應性極強,在我國廣泛分佈;其中又以寧夏枸杞的分佈最為廣泛。寧夏枸杞被認為是中藥道地藥材,栽培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目前寧夏、河北、內蒙古、新疆為我國栽培枸杞的4大產區。另有黑果枸杞,多為藏醫用藥。

入藥: 夏、秋果實成熟時採摘,除去果柄,置陰涼處晾至果皮起皺紋後,再曬至外皮幹硬、果肉柔軟即可入藥。也可用微火烘乾入藥。以粒大、肉厚、皮薄、籽少、色鮮、甘甜者為佳。枸杞除果實(枸杞子)外,其嫩莖葉(枸杞葉)、根皮(地骨皮)等也供藥用。

炮製: 枸杞子除乾燥直接供藥用外,尚有鹽制和酒制等加工方法。枸杞子如存放時間過長易被氧化變為黑褐色。在貯藏中也易受潮發生黴變。有部分商品可能採用硫黃熏法處理以防變質。

成分: 枸杞子中約含蛋白質類20%,脂肪類10%,糖類40%;另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其藥用成分包括生物鹼類如甜菜鹼、莨菪鹼等,多糖類如枸杞多糖等,黃酮類如山奈黃酮醇、五羥黃酮等,酚酸類如原兒茶酸、二氫異阿魏酸等,氨基酸類如蘇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脂肪酸類如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等,維生素類如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以及鋅、鐵、銅、鍺、錳、鎂、鈣、鉀等元素。

功效: 滋補肝腎,養精明目等。

應用 中醫常用枸杞子治療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視物昏花,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等病症。枸杞葉也能補虛益精,清熱明目;地骨皮則能涼血降火,清肺止咳。研究發現枸杞子有增強機體細胞和體液免疫,升高外周白細胞,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能力,促進造血,調節內分泌,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抗突變,抗腫瘤,抗病毒,抗氧化,護眼,護肝,益智等作用。常食可益壽延年。

複方: 杞菊地黃丸即以枸杞子和菊花加入六味地黃丸而成。六味地黃丸是治療肝腎陰虛的基礎方劑;加枸杞子和菊花可滋腎養肝明目,對肝腎陰虛所致兩目昏花,視物模糊,或眼睛乾澀,迎風流淚等症有效。枸杞子配伍沙參、麥冬、地黃、當歸等藥組成中藥複方一貫煎,有滋陰理氣,疏肝解鬱的作用,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病屬陰虛肝鬱證者。

食療: 枸杞子是2012年國家主管部門公示的86種藥食兩用中藥材之一。枸杞提取物能顯著促進乳酸菌的生長及產酸,可用於食品工業。枸杞色素作為一種天然的色素,食用安全並有保健功效,可成為食品、醫療保健品和化妝品的添加劑。日常服用枸杞子的食療方法很多,如泡茶,煎湯,熬膏,浸酒或入丸劑等。目前已有枸杞乾果、枸杞酒、枸杞葉茶、枸杞果汁、枸杞花粉沖劑等多種加工產品。

參考: 《中國藥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