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教授 葛均波院士

事件重播

2004年9月3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因突發胸痛和呼吸困難被送進醫院,並於兩天後接受了心臟搭橋手術。術中,醫生們發現克林頓的心臟病比較嚴重,一些冠狀動脈阻塞程度達到90%以上。手術進行得很順利,克林頓於數天後出院。

起病前,克林頓的健康狀況一直很好,從未有過心臟不適。然而,克林頓愛吃油膩食物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漢堡包和法國薯條是他的最愛。當他入主白宮以後,運動減少與不良飲食習慣更令他的體重節節攀升,躋身肥胖之列。

2005年7月2日,以出演毛澤東聞名的特型演員古月因突發大面積心肌梗死,搶救無效,在廣東省三水市人民醫院去世,享年68歲。據熟悉古月的朋友介紹,他平時身體非常健康,從來沒有心臟病史。

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在長春家中去世,死因為突發性心臟病,享年46歲。據悉,高秀敏去世前晚還曾參加演出,死前並無任何身體不適。

克林頓、古月、高秀敏,三個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如今卻被一種病——冠心病聯繫在了一起。克林頓是幸運的,他在發病前得到了預先警告,讓他有時間接受積極的治療——心臟搭橋,並繼續健康地生活著。但古月和高秀敏卻沒那麼幸運,他們為心臟病的首次發作,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透過冠心病這個表像,仔細分析一下三人的情況,我們可以發現他們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中老年人,體型都偏胖,都處於過度疲勞、壓力過大的生活狀態,發病前身體都很健康,沒有心臟病史。那麼,心臟病為何會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發作?心梗為何會在短時間內致命?為什麼心臟病變可能已經很嚴重,但卻絲毫沒有感覺呢?如何早期發現自己心臟有病,從而避免心梗乃至猝死發生呢?為解答種種疑問,並為廣大讀者提供有關心臟健康的知識,本刊記者日前採訪了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心導管室主任——葛均波教授。

Q:以往身體都很健康,為什麼會突然發病?

A:首先必須明確一點:冠心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冠狀動脈長期病變的結果。可以說,從人一出生,動脈粥樣硬化就已經開始了。其實,動脈粥樣硬化人人都有,區別僅在於血管內粥樣硬化斑塊數量多少、穩定與否和進展快慢。一般地說,男性在40~55歲,女性在絕經期前後(50~55歲),可能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當然,如果生活方式健康(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動物脂肪等)、危險因素(如抽煙、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少,血管內的斑塊可能就會少些,病變進展就會慢些,發病年齡也會晚些有些人則可以終身不發病。

一般情況下,只有當冠狀動脈狹窄達到70%以上,才會出現胸悶等心肌缺血症狀,才會被人察覺。更值得一提的是,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與症狀並不完全呈正比。也就是說,有些人的冠狀動脈病變可能已經非常嚴重,但卻毫無感覺。因此,無論克林頓還是古月、高秀敏,他們雖然在發病前沒有感覺到任何不適,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是健康人,他們的心臟病變至少經歷了四五十年,並在肥胖、高血脂、勞累、壓力等危險因素的作用下不斷加重,最終發病只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不是所謂的“突然發生”。

Q:心梗發生前確實毫無預兆嗎?還是沒有被人們注意到?

A:據統計,在急性心梗病人中,有近一半的人稱既往沒有心臟病史。但若醫生能仔細詢問的話,會發現絕大多數心梗病人在心梗發生前還是有一些預兆的,只不過沒有引起重視而已:比如有的心梗病人會告訴醫生,我近半年來一活動就胸悶、氣短,近來好像越來越嚴重了,但我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了的關係;有的心梗病人會說,我一直把心絞痛當成胃痛,吃過不少胃藥,有時候也有點效果,只不過最近越發越頻繁了;還有的心梗病人說,我最近騎自行車一直覺得胸悶,但我把這歸因於缺乏運動……他們誰都不曾想到自己的不舒服是心臟出了問題。另外,心梗發生前還有些特徵性的表現,如原來上樓會有胸悶,現在連走平地都胸悶了;原來心絞痛一個月發一次,現在發作越來越頻繁了;原來心絞痛在勞累、寒冷、餐後、情緒激動等情況下發,現在好像沒什麼規律了,安靜的時候也會發……上述都是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預示著心梗即將來臨。

Q:目前冠心病發病有何新趨勢?

A: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非常低,而近20年,國人冠心病的發病率急劇上升,大有趕超歐美國家之勢,這主要與近些年來人民生活條件改善,吃得多、動得少,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越來越普遍有關。同時,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過度疲勞等也是冠心病的重要誘因。目前,冠心病有年輕化、平民化的趨勢,它已不再是中老年人、富人的“專利”,年輕人、普通工人都成了冠心病襲擊的對象。我科接診過的最年輕的心梗病例年僅26歲,民工發生心梗的也不在少數。

Q:既然冠心病起病隱匿,有什麼辦法可以早期發現心臟問題?

A:要早期識別冠心病,建議大家不妨記住這麼一句話:“寧信其有,勿信其無。”當你覺得不舒服的時候,不要怕麻煩,立即去醫院作檢查。如果一切正常,大可放心;若發現異常,則能儘早治療。反之,如果有病不查、不治,後果將不堪設想。

建議年齡在40歲以上、有冠心病家族史、有冠心病危險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煙)、有活動後胸悶症狀的人,應儘早去醫院作檢查。由於普通心電圖只能檢出心肌梗死和正在發生的心肌缺血,對篩查冠心病意義不大,運動心電圖檢查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能提高心肌缺血的診斷率。有心絞痛症狀或者雖無症狀,但檢查提示有心肌缺血的人,建議行冠狀動脈造影,以明確冠狀動脈狹窄情況。

還有一點必須提醒的是,不少老百姓認為心絞痛一定會痛,不痛就不是心絞痛,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很多情況下,心絞痛其實並不痛,而是心前區約手掌大小區域的悶、透不過氣來的感覺,或許用“心絞悶”來描述更為貼切。

Q:心梗是怎麼發生的?為何會在短時間內致命?

A:心梗的發生與冠狀動脈壁上的粥樣硬化斑塊有關。打個比方,血管壁上的粥樣硬化斑塊就像是北方人愛吃的大餡餃子,皮薄餡多。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突然地血壓升高、感染、外傷等因素會導致斑塊破裂(餃子皮破裂,餡流出來),這時候,機體的凝血系統啟動,在血管破口處形成血栓,若形成的血栓把血管完全堵住,血供中斷,心梗便發生了。

心梗發生以後,心肌細胞發生缺血壞死,心臟舒縮功能受損,血壓下降,病人表現為大汗淋漓、臉色蒼白、脈搏細數等休克症狀。更危險的是,心梗還會誘發嚴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室顫,甚至心跳驟停,短短數分鐘即可致命。

Q:哪些人應該特別注意防備心臟病的突襲?

A:一般地說,下列人群應特別提防冠心病:① 40~55歲的男性和絕經期前後(50~55歲)的女性;②吸煙者;③.常進食較多動物脂肪、膽固醇(如動物內臟)者;④肥胖者;⑤高血壓病人;⑥糖尿病病人;⑦高血脂病人;⑨有冠心病家族史者;⑩多坐少動的腦力勞動者。

Q:哪些方法可阻止或延緩冠心病進一步發展,預防心梗發生?

A:要預防心梗,建議大家不妨記住六大原則:

首先,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規律,睡眠充足,勞逸結合,不過勞,避免一切會導致血壓突然升高的因素(如外傷、情緒激動等),戒煙,多吃蔬果,少吃動物脂肪、動物內臟,低鹽飲食,多運動,保持正常體重。

其次,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病人,應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把血糖、血壓、血膽固醇控制在正常範圍。

第三,定期體格檢查,儘早發現隱匿性心肌缺血,儘早治療。

第四,當感覺不適時,應儘早就醫,切莫因怕麻煩而延誤治療。

第五,40歲以上的男性、55歲以上的女性應常規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100毫克/天,以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第六,大量臨床試驗證明,用調脂藥物可使心腦血管事件(卒中、心梗)的發生率下降 30%,故建議有高血脂、無高血脂但有冠脈狹窄、無論血脂狀況如何但發生過心梗的人,應常規應用調脂藥物。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運動是延緩動脈硬化的有效措施,但劇烈運動並不能延長冠心病患者的壽命。劇烈運動對血管的影響,相當於巨浪拍岸,強大的血流衝擊會損傷血管內皮,加重血管病變。因此對冠心病患者而言,持續舒緩的運動,如慢跑、打太極拳、散步等最適宜。

Q:心梗有哪些表現?一旦發生心梗,病人家屬該如何應對?

A:心梗的典型表現是心前區劇烈壓榨樣悶痛,病人面色蒼白、噁心嘔吐、大汗淋漓、血壓下降,有瀕死感。心梗發生以後,每一秒鐘有成千上萬的心肌細胞在壞死,這時候,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家屬應立即將病人送到具備心梗急救條件的醫院,讓病人儘快接受溶栓或者介入治療。就上海而言,在一些醫療技術較好的醫院,只要及時治療,約96%的心梗病人可獲救。

Q:心梗治療方法的選擇有何講究?

A:一般地說,心梗後2小時內,溶栓和介入治療的效果相當;心梗後2~6小時,介入治療效果比溶栓好;心梗後6~12小時,介入治療效果雖比在6小時內做要差些,但依然有效;心梗12小時以上,則建議保守治療,等10~14天後再行介入治療。

專家介紹

葛均波 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席。長期致力於冠狀動脈疾病診療策略的優化與技術革新,在血管內超聲技術、新型冠脈支架研發、複雜疑難冠脈疾病介入策略、冠脈疾病細胞治療等領域取得一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