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李毅剛

二戰期間有一張珍貴的合影,合影中的三巨頭――羅斯福、邱吉爾和史達林,是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首腦,也是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然而,這三位偉人最終都因高血壓導致的心腦血管併發症而相繼離世,因為在當時,醫學界普遍認為,隨著年齡增長而帶來的血壓升高(特別是收縮壓)是人體的正常代償反應,無需干預。時至今日,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已今非昔比。高血壓已經成為人們公認的“隱形殺手”,它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和周圍血管的危害也已廣為人知,世界各國的高血壓防治指南均強調對高血壓人群進行早期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高血壓治療的基石

高血壓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種。非藥物治療,即生活方式干預,是高血壓治療的基石,降壓藥的使用是血壓達標的關鍵,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治療高血壓,為什麼要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呢?不少高血壓患者認為,總是“限這戒那”,就失去了做人的樂趣,所以寧願多吃藥,也不肯調整生活習慣。其實,許多研究資料表明,非藥物治療有明確的輕度降壓效果。肥胖者體重減輕10千克,收縮壓可下降5~20毫米汞柱;膳食限鹽(每日攝入食鹽<6克),收縮壓可下降2~8毫米汞柱;規律運動和限制飲酒均可使血壓下降。因此,及時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有可能使高血壓前期或輕度高血壓患者重新恢復正常血壓,使2級、3級高血壓患者更快、更平穩地使血壓達標,進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生活方式調整,需“斷捨離”

高血壓患者如何進行生活方式調整呢?套用近期的熱門詞,就是要在生活上自覺進行“斷、、離”。“斷捨離”理念起源於瑜珈修行,教導眾生要斬斷欲望,捨棄外物,脫離執念。近兩年,這個理念被廣泛延伸應用於生活管理的各個方面。同樣,這一理念也適用於高血壓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上。

“斷”,就是要斷絕一切不顧健康狀況、一味“求多求好”的欲望,降低快節奏、高壓力生活帶來的緊張、焦慮、抑鬱情緒,擺正心態,糾正不良情緒,緩解心理壓力,避免因精神心理因素導致血壓難控。

“捨”:就是要捨棄“飯後一支煙,賽似活神仙”的愜意和“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痛快。捨棄舒適慵散的生活,堅持每週5~7次、每次3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或累計30分鐘)。具體措施包括:科學戒煙;嚴格執行限鹽、低脂、高纖維飲食,每人每日食鹽量逐步降至6克;不飲酒或少飲酒,每天飲白酒不超過50毫升,葡萄酒不超過100毫升,啤酒不超過250毫升;控制每日總能量,減少脂肪攝入,總脂肪佔總能量的比例不超過30%;膳食營養結構均衡,適當增加纖維素攝入,每天攝入新鮮蔬菜400~500克、水果200~300克;堅持規律運動,運動量以身體微微出汗為適度,運動時最大心率≤170-年齡為極限;有效控制體重,體質指數(BMI)<24千克/米3,男性腰圍<90釐米,女性腰圍<85釐米。

“離”,就是要離開“年輕人怎麼會得高血壓”的錯誤觀念、離開“不頭暈不吃藥,一頭暈猛吃藥”的錯誤服藥方式、離開“周圍人說什麼藥好,就吃什麼藥”,拿自己當“小白鼠”以身試藥的錯誤治療理念,更要離開所謂包治百病的祖傳秘方和號稱調節血壓的神奇保健品,以免花錢買罪受。

作者簡介
李毅剛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擅長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導管消融治療、緩慢型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療、心力衰竭的再同步化治療,以及冠心病介入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