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教授 孫建琴

隨著現代人生活水準提高,餐桌上的雞、鴨、魚肉應有盡有,與飲食有關的疾病也隨之增加,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富貴病,痛風就是其中之一。高尿酸血症是痛風的前奏曲,高尿酸血症除了引起痛風外,還常合併高血壓或血脂紊亂、糖耐量異常等。因此,對高尿酸血症也應引起足夠重視。

問題:低嘌呤飲食結構很難長期堅持

飲食治療是控制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傳統的做法是,高尿酸血症患者要限制酒精攝入,控制食物中嘌呤的攝入,如肉、魚、禽、豆類等食物的攝入(包括富含嘌呤的蔬菜)。

但是,這樣的飲食結構很難長期堅持,療效也不盡如人意,值得懷疑。最近,國外學者研究了尿酸水準與食物的關係,並得到了不同於傳統的結論,這些研究結果為我們重新制定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飲食提供了新的依據。

在傳統營養治療上,痛風患者的飲食結構是低嘌呤、低蛋白質和限制酒精的攝入。但是,許多低嘌呤食物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飽和脂肪酸,這樣的食物結構容易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使得血清胰島素、葡萄糖、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因此,應重新調整痛風以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飲食結構。比如,減輕體重,不必嚴格限制嘌呤類食物的攝入,但要限制食物熱量和碳水化合物,適當增加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

有趣的實驗

研究者對痛風患者曾進行了這樣一個試驗:對過去4個月至少有過2次以上痛風發作的13位患者,進行飲食調整:限制熱量,每天1600千卡(1千卡約為4.18千焦);調整三大營養素比例,碳水化合物占40%,蛋白質占30%,脂肪占30%;食用複雜碳水化合物(如全麥粉,糙米)而非精製碳水化合物(如精製白米,白麵)。用含單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堅果,杏仁,花生或花生醬,橄欖油,蓖麻油),替代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肉類)。不嚴格限制含嘌呤食物的攝入。飲食干預4個月後,痛風患者的尿酸水準平均下降了18%,每月痛風的發作頻率也下降了67%。

對策:調整食物結構的5點新建議

1.既要限制海鮮又要限制肉類

國外研究發現,攝入大量紅肉和海鮮都可以使尿酸水準增高。動物來源的食物,特別是紅肉類,是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來源。飽和脂肪酸可以引起胰島素抵抗,與痛風發作密切相關。飽和脂肪酸還可以升高低密度脂蛋白(人體中不好的脂肪),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痛風患者應限制紅肉類食物的攝入。

2.提倡多攝入乳製品

美國一項為期12年的研究發現,健康人群增加乳製品,特別是低脂奶和低脂乳酪可以降低尿酸水準。每天喝牛奶2杯以上,痛風發病率降低50%。

牛奶營養豐富全面,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對於普遍缺鈣的中國人,每天1到2杯(220毫升/杯)的牛奶是很必要的,喝低脂奶尤為適宜。

3.適度攝入富含嘌呤的蔬菜和水果並無妨

富含嘌呤的蔬菜很多,包括蘑菇、菠菜、花菜、鮮豌豆、扁豆、四季豆、青豆、蘆筍,因尿酸偏高,很多痛風患者對此類食物敬而遠之。不過,臺灣研究者表明,隨著植物類食物攝入的增加,特別是蔬菜和水果的增加,痛風的發病率也降低。因此推測:人體攝入富含膳食纖維、葉酸和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可減少嘌呤吸收,促進尿酸排泄,對痛風患者具有保護作用。

國外有許多研究發現,攝入適量櫻桃可以使尿酸水準降低,不過,水果中似乎只有櫻桃有降低尿酸的效果,其機制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4.對豆製品不必敬而遠之

傳統的營養學觀點是,豆製品可導致痛風發作。不過,日本有學者研究發現,豆腐對健康人群和痛風患者的血清尿酸水準影響並不大,這是因為豆腐中所含的嘌呤大部分在加工過程中丟失了。豆製品富含植物蛋白、維生素E、大豆異黃酮等,適量攝入豆製品(豆腐、豆腐乾、豆漿等)對人體健康是非常有益的,痛風以及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必嚴格禁止食用。

5.少喝啤酒、白酒,適量喝紅酒

據美國第三次全國健康與營養調查(對14809名20歲以上人群不同種類飲酒量與血尿酸的關係),發現血尿酸的水準隨著啤酒和白酒飲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啤酒增加罹患痛風的危險性是白酒的2倍。啤酒對血尿酸的影響有獨立於酒精之外的作用,啤酒中所含的鳥嘌呤很容易吸收入血。酒精可減少尿酸排泄,促進尿酸的生成。所以說,應當限制飲用啤酒和白酒。調查發現,血尿酸水準與紅酒飲用量呈負相關,適量喝紅酒每天小於150毫升不會增加血尿酸水準。紅酒中含有許多抗氧化劑、多酚類物質等,可減少機體的氧化損傷,降低酒精對尿酸代謝的不利影響。

 

專家簡介

孫建琴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上海市營養協會副理事長,擅長疾病的醫學營養治療,腫瘤手術病人的營養支持,胃腸肝腎疾病營養治療,婦女、兒童及老年人的飲食營養調理,各類人群及亞健康人群的營養評價與健康生活方式諮詢指導等。